品牌效应让沈阳杂技抢占海外市场

 

 

 

 

 

 

 

 

 

 

    有着60年历史的沈阳杂技团,成长的轨迹铺满着鲜花和掌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外交使者”到新世纪的“市场先锋”,每一次转身,都是华丽而壮观的。随着《天幻》系列七赴南美洲,随着《美丽的传说》征服安徒生的家乡,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杂技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沈阳,如今《天幻Ⅱ——太阳鸟》成功挺进南美高端市场,“沈阳杂技”已经成为在海外演出市场有极高美誉度的知名品牌。

  从“外交使者”到“市场先锋”

沈阳杂技团的60年是一段辉煌的历史。

  特别自豪的是,1972年,曾怀着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殷切期望,承担起“杂技外交”使命,沈阳杂技团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踏上美国国土进行访问演出的专业艺术团体,为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作出了贡献。

  沈阳杂技曾荣获国际级金奖9项、国家级金奖7项,国际银奖7项、国家级银奖6项,国际特别奖1项。曾在全国杂技大赛上一举夺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还曾在世界杂技大赛上开创过囊括全部金奖之先河。

  10年前,沈阳杂技团推出了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天幻》,先后在韩国、美国、巴西等国家演出近千场,观众达百万之多。10年后,沈阳杂技团再创《天幻Ⅱ——太阳鸟》后,已经是先拿订单再做产品了。10年间,沈阳杂技凭着高超的技艺,凭着那份执着,硬是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尤其是进入文化体制改革的五年来,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演出订单不断。2007年11月,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出口文化企业;2008年4月,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2008年9月,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从“杂技艺人”到“沈阳杂技”

  1951年9月1日,18个杂技艺人组建了沈阳杂技团,演出的节目由来自四面八方的艺人拼凑,节目多以单人表演为主,技巧动作比较单一,演出时一般仍保持杂技艺人跑码头、“撂地”等常见的表演方式,多加有“说口”。

  1954年,随着演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不但原有的一些节目有了发展和提高,而且增添了新的节目品种,特别是开始排练了《大跳板》、《三人椅子顶》、《双爬竿》、《双轮车技》、《切砖》、《钻桌圈》等集体性节目。1956年,沈阳市杂技团首次演出了以女演员为“底座”的《定车》。1958年沈阳杂技团开始演出《飞车走壁》节目。著名表演艺术家蔡少武首创的“飞车走壁”和“环球飞车”,对全国各地发展飞车节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80年,重新演出了《飞车走壁》,并且在1982年首创了《汽车飞龙》。

  1998年,沈阳杂技团进入了划时代发展新时期。通过改革,提升了发展活力;通过调整艺术生产结构,提高了艺术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打造艺术精品,取得了不断向外向型文化企业发展的优异成绩。推出了《高椅》、《双人吊子顶技》、《水流星》、《转碟》、《滚灯》、《大武术》、《四人柔术》、《腾空飞杠》等数十个创新节目。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如果说《天幻》和《龙幻》,沈阳杂技还处于先创作节目、再投放市场的推销阶段,那么到了《孔子》和《海盗》,已经进入了先市场调研再量身订做,以销定产的营销阶段。”到了《天幻Ⅱ——太阳鸟》,沈阳杂技已经进入了与国际演出商双赢的合作阶段。这个过程,也让沈阳杂技团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剧院团,成熟为一个成功的文化企业,这一切得益于“产品”概念。

  这样的意识,让沈阳杂技团在制作《天幻Ⅱ——太阳鸟》之初就融入了品牌意识。“以往做杂技晚会,更多的会考虑到好看,但这次为沈阳杂技团做《天幻Ⅱ——太阳鸟》,沈阳杂技团要求我们更多的要从艺术产品来考虑,要针对消费人群、注重国际化标准、科技含量、知识产权,做一个别人不可模仿的艺术产品。”导演张守和说:“首先它是个‘秀’,而不单单是一台晚会。考虑到目标消费群体是喜爱桑巴的南美观众,杂技秀的谢幕方式也不再是演员做成造型,而变成开放式谢幕——热舞。”

  正是凭着这样的理念,沈阳杂技团与南美洲最具实力的娱乐公司签下了三年八百场的演出合同,目前正在国外巡演,所到之地均掀起一轮中国杂技热。

  本报记者蓝恩发、通讯员王丹宁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