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加入诗词协会 诗歌文化潜移默化改变一个村

郭平

    农民也加入了诗词协会。闾四村有重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在村文学社有40多人参加,都是普通农民。村里的文化活动室经常展出村民创作的诗歌作品。

  在锦州北镇医巫闾山脚下,有一个村落——闾四村,这里的农民自发组织起了文学社,40多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辛苦劳作之余,坚持诗歌创作,用朴实的语言抒发普通农民的情怀。

  一般来说,或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是囿于知识的匮乏,在现实中,诗歌这一文学殿堂上的明珠离农民的生活比较远些。但是在闾四村,这样的“规律”却被打破了,村民们对诗歌的追求和热爱,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深刻地影响了闾四村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民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村里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大学的殿堂,知识打开了村民的视野,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闾四村被锦州市评为文明村,走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自发组成文学社

  记者采访过的村子数不胜数,对乡土文化也有过很多见闻,但这一次前往锦州北镇市闾阳镇闾四村采访,还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和期待,因为此行的目的地是个“诗村”。

  一来到闾四村,就听说这里迎来一件大喜事。在省、锦州市、北镇市三级民委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60万元、建筑面积382平方米的闾四村科技文化综合服务楼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了。

  记者走进了这座新建成的二层小楼,来到文化活动室参观。只见宽敞的活动室里,墙壁四周整整齐齐地张贴着或打印或手抄的诗歌作品,不是什么名家名作,都是这个村里农民们自己创作的诗篇。

  “起初,是父亲赤着脚/踩着满河杂乱的心事/背着我趟过那条河/书包挂在他那粗壮黝黑的项间/突兀的喉结在我紧拢的臂弯里/上下蠕动到对岸/我便在河的这面/追逐太阳/父亲却留在河的那边/被太阳追逐。 ”

  记者眼睛一亮,看到了署名为杨友安的一首诗歌《那条河》的第一章。清新的文字,真实的情感,让人不由得产生共鸣,立刻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渡河送子上学的乡村图画。

  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郭绍伟是今年改选后新上任的。他告诉记者,诗歌爱好在他们村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村里的诗歌爱好者们自发地组成了文学社,有会员40多人。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会员在从事农业、副业生产之余,经常聚到一起交流,而且每年都有一些诗歌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村里还把大家发表过的作品编印成册。“诗村”梧桐引凤来

  闾四村是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现有830户居民,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4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达到1937人,全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63%。

  省民委副巡视员张国昌一直热心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对闾四村衷情诗歌这一独特民风,他表示赞成和钦佩。张国昌说:“农村老百姓生活的压力比较大,在养家糊口、创业致富之余,还有文学追求并且锲而不舍,真是难能可贵。 ”

  北镇市闾阳镇镇长范晓明是当地人,对情况比较了解。他说,明清时期的闾阳驿就设在闾四村现在的位置上,历史上,这里官员、文人、商贾往来频繁,所以在这一带,闾四村一向以重视文化而闻名。

  2006年,我省开展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在锦州市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推荐下,闾四成为了我省首批试点村。

  据省民委经济处处长李国华介绍,为了搞好试点工作,省民委在国家民委的支持下,对试点村加大了支持力度,每个试点村按每年20万元的规模连续投入5年。

  5年中,在各级民委的支持下,闾四村为村民统一安装了自来水;投入20万元,在村中主干道北侧安装了31盏太阳能路灯;还对全村道路进行修建,今年又新投入15万元增建5条街巷路共2500延长米,砌筑过水桥洞65处,科技文化综合服务楼的建成更是村里的一件大喜事。

  省民委经济处处长助理李珂说:“这个村里有很多农民诗人,农民诗村成为了闾四的特色,很有吸引力。 ”

  据介绍,最近在卫生部门的支持下,村里正在为村民免费安装新式卫生厕所。在村民蔺广华家,老人指着院前一角的崭新厕所说:“自从安上它,院里的环境明显改善了,听说安一个得2000多块,我们自己一块钱都没花。 ”“书香门第”出大学生

  记者在村里听说农民诗人们还有自己“研究”诗歌的小乐园,地点就在村民高明岩开办的 “铭研钟表眼镜刻字社”。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诗歌《那条河》的作者杨友安,他可是村里的才子。

  他们的活动方式类似于 “文化沙龙”,几乎天天都“活动”,文学社40多个成员,一忙完自己的事,就会聚到这里来,彼此交流创作诗歌的心得体会。他们的诗作题材,有描写乡村风光的,有评论社会时事的,有抒写亲情友情的,都是从农民的视角出发,用朴实的语言写就的。

  杨友安说,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他们的诗作除了寄给杂志社和报纸,还会挂在网络空间里展示。

  63岁的任宝安是北镇市文联、作协、诗词协会的会员。他对记者说:“村里有这个环境,也不知怎么的,大家平时在一起闲聊,唠着唠着自然就拐到诗歌上来了。”他送给记者一本诗集,名为《亲情友情》,是他和哥哥任宝常、侄女任艳丽的诗作选编。

  杨友安是文学社的活跃分子,中学时杨友安的一篇诗作被刊物发表了,当时村里的大喇叭就向全村报了喜,从此他就迷恋上了诗歌创作,陆续发表了很多作品。

  他说:“我们平时都有自己的生计要忙活,我要求自己写诗不误养家,我爱人也是诗歌爱好者。我觉得农民抒发情感的机会太少,我们农民渴望表达对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诗歌给了我们一个渠道。 ”

  诗歌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记者刚提出这个问题时,大家的眼神里有一刻的茫然。但是不知是谁先提起了孩子,气氛就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今年 74岁的白玉泉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二女儿现在在辽宁科技大学任教,三女儿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从医,老女儿在美国攻读博士后。 “诗人”们互相看了看,大家七嘴八舌地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以前没想过,我们文学社的社员,好像家家都有大学生。 ”

  旁边的村支书郭绍伟挨个儿点数了一遍从闾四村走出去的人才,又补充说:“就今年,我们鼓励考大学的奖品又发出去了15份。 ”诗歌滋养文明村

  “古人传信催快马,如今网络四海联。富国强民赖科技,巨龙腾飞日中天。 ”在闾四村农民的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的推崇。

  事实上,闾四村文学社如今没有哪一个成员还只是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在土地之外,他们很多人都在经营着副业,并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村民的致富热情。

  闾四村附近,有闻名辽西的闾阳驿大集。近年来,依托102国道,沿路各族居民和大集周边的农户兴工办企,参与市场流通,全村现在已经有300多户600多人投入到商业、餐饮、维修、加工、运输等产业中,有200多名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创收;在传统产业中,村北水果、村南棚菜和村西畜禽养殖也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去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40万元。村里连续多年被评为锦州市级文明村、五好支部,并一直跻身北镇市集体经济三十强和锦州市百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