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大漠昭君》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京剧《大漠昭君》剧照

    11月18日、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大漠昭君》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这是该剧二度进京,主创团队对唱腔、表演精雕细琢,使观众在领略京剧艺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大漠昭君》展现了王昭君到大漠后的生活,演绎了她心灵的成长和历练。不同于《汉宫秋》等描写王昭君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京剧《大漠昭君》着眼于昭君出塞之后,作为匈奴阏氏的王昭君致力于汉朝与匈奴团结的故事,是一段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佳话。《大漠昭君》将王昭君这一人物形象重新定位,由出塞时的哀怨女子转为影响匈奴政坛的巾帼英雄,塑造了一个更丰满、真实的昭君形象。

 基于这样的舞台诉求,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的《大漠昭君》不仅需要考证具体的人物史实,更需要人物与观众的想象吻合。而且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在内蒙古尤其受到人们崇敬,要使世代供奉她香火的草原子民认可舞台上的王昭君,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内蒙古京剧团为此几经遴选,最终选定由北京京剧院青衣演员姜亦珊担纲王昭君这一角色。

 姜亦珊先师从薛亚萍学习张派,已有成就,后又拜京剧名家梅葆玖为师,潜心学演梅派剧目,在排演中,梅葆玖细致地指导她以梅派身段去表现王昭君。比如王昭君出场时,梅葆玖眼光独到地指出,如果此处运用梅派《贵妃醉酒》的脚步,会更符合当时的环境。剧中还有一场“马舞”,梅葆玖指导姜亦珊灵活运用《杨门女将・探谷》中的高拨子,试演后,果然成为了一段充满激情又符合人物的好戏。

 该剧的另一看点是浓郁的蒙古风情。在剧中,除了传统京剧中京胡的悠扬之外,马头琴也会发出动听的奏鸣。在京剧水袖的翩跹之侧,还有蒙古舞蹈张扬着塞外的奔放。在演员西皮二黄的唱腔中,也融入了蒙古长调,充满了浓浓的草原味道。“蒙派京剧”的艺术特色吸引了北京的京剧爱好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