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艺理论发展趋势与方向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文艺理论也走过新时期的30年路途,因此,有必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30年来文艺理论的实践进行总结,把握文艺理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30年文艺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文艺理论中的基本作用是确立正确的理论立场、理论方向和理论方法。
   
    30年来文艺理论的发展状况具有复杂性,但突出的一点是,在一些文艺理论著作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及其基本概念不同程度地被淡化和被排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带有强烈的革命和批判性质,他们的理论是把文艺看作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以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本位,从联系的、现实的观点看待文艺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实现,而不是把文艺仅仅看作自足的个体。由此,文艺理论上那些把文艺现象视为自足的个体的观念,就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文艺的阐释失去着力之处,甚至其存在的合法性也会受到质疑。
 
    我们要建构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文艺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确立的基本立场和方向。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灵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如此,文艺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文艺理论必须通过文艺去关心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文艺理论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获得随历史潮流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不只体现在细读文本和推敲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社会历史的把握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上。

    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趋势
 
    我国现代文艺理论的一个传统是其鲜明而自觉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文艺理论面向的不只是文艺,它更多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人生。它的功能更根本地表现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功能和思考的功能,而对文艺本身的解释则成了实现这样的功能的中介或中间环节。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可以说,这样的功能不断在减退。
 
    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是针对文艺理论在过去的过度功能化(比如过度的政治化等)的弊病,这在当时无疑具有纠偏的效果。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则是使文艺理论彻底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社会历史的限制。文艺理论去功能化主要表现为:专注于文本研究、转向技术性分析、“思想淡出”等等。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在一些方面增强了理论对于文本的阐释力,这应该说是积极的方面;另一方面,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减弱了它可以做出的对于人类的更大的帮助和贡献。可以说,文艺理论的功能化,也就是其社会化过程,如果去掉这样的功能化,那么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也必然会遭受损失。
 
    如果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文艺理论来说,就是要求其“自转性”功能与“公转性”功能的协调,30年来文艺理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自转性”功能的过度扩张和“公转性”功能的逐渐式微而导致理论发展的片面和失衡。
 
    文艺理论发展与社会经济性质及其发展的联系
 
    分析理论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经济现实。因而,没有社会经济现实作为背景,对理论观念的把握和分析就不可能是真正深入和彻底的。
    
    以分析上世纪80年代的文艺观念的演变来说,显然离不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准许一部分人先富的制度安排、“大锅饭”的破局、个体工商户的涌现等等激发了个体经济时代的大潮。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似乎才可以真正理解文艺理论上的主体论思潮。当时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文学与上层建筑关系、文学意识形态本质、阶级性问题、阶级性与人性关系问题的讨论以及美学热、方法论热等一方面破除了极左文艺思想和庸俗社会学在文艺理论上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实质上也为个体成为主体准备了条件。在这个进程中,阶级性概念的疏离、政治标准的取消,意识形态性质的淡化,外部研究的冷落都为这一个体主体性的尽情发挥解除了可能的束缚和限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文艺理论的“审美化”被一些学者认为是30年来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重要成果。这个阶段文艺理论的许多术语都“审美化”了:诸如审美反映、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情感、审美关系等等。文艺理论的“审美化”有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几乎成了对举的不相容的概念。第二个阶段大致是在90年代,可以说,这是审美的世俗化和庸俗化阶段。这一阶段,它的经济基础的依据是市场经济的蓬勃而深入的发展。市场经济过程要求其产品(包括精神产品)的“审美化”形态——这是商品意识形态,即消费主义的一个基本表现。可见,审美的世俗化和庸俗化阶段也正是其被商品意识形态控制日益深化的阶段。
 
    理解和把握30年来的文艺理论发展,之所以要注重它和社会经济性质及其发展的关联,就是为了说明,文艺理论上的现象,不管其性质如何,往往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的原因和背景的,它们不是偶发的。所以,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理论问题的发生和解决,也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更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问题,要彻底改变文学理论上的一些观念或致思方式,必须要有社会实践上的条件准备。
 
    在总结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发展时,比如在总结文艺主体性的讨论和文艺的审美特性的兴起的过程中,我们尤其不能忘记把对社会经济性质的把握作为一个前提,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性质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这就决定了那些基于西方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之上的庸俗或极端的主体性观念及审美化主张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制衡。在总结这些理论现象的时候称道或鼓吹其积极的意义,显然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对其庸俗化倾向的批评也必然是全面评价其意义及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
 
    一个时期以来,在文艺理论上,一些学者在解释审美、个体主体、人性、人道主义等概念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和西方学者的论述接轨。这就忽视了这些概念在中国语境中存在和发展的特殊性质,中国语境对于文艺理论的内在规约要求文艺理论的发展要有鲜明的方向感和道路意识。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文艺理论也必须放在这样的深刻联系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和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中国方式的实践性批判理论。我国的文艺理论应该从科学发展观汲取自身发展的能量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