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升:忠诚艺术的布衣老人


  因为画画的好,1966年春,谢庆升作为人才被选拔到赤峰丝绸厂,任图案设计员。“这下可好了,画画和工作终于可以相融了。”说到这,谢老依然显得有些兴奋。从此,谢庆升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中。
  由于工作关系,谢庆升经常被派到外地学习。1973年、1979年和1980年他前后3次去天津毛巾厂、北京毛巾厂和丹东丝绸印染厂学习。这是3家国内大厂,人才汇聚,资料丰富,图案设计员大都是北京美院和沈阳鲁美的毕业生。在这里,谢庆升如同久旱的幼苗遇到了甘露,看到大量精美绝伦的设计图案,他既兴奋又担心,担心的是“学习时间不够用”。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第一个上班,最晚一个离厂,夜以继日的查看、临摹图案资料,他的勤劳感动了厂家,所有图案资料都向他无条件敞开。仅在天津毛巾厂学习的33天中,谢庆升临摹前人色彩绢画册页190幅、白描画谱150页。如今,这些当年的临摹作品谢老依然珍藏着,看上去仍旧栩栩如生。
  从1966年入厂到1998年从赤峰丝绸厂退休,谢庆升画了32年。
  为《今日朝阳》 布衣老人斗酷暑    谢庆升在诗书画印领域内取得了众多高艺术性且独具个性之珍品佳作,入编多部与古今名家为伍的权威典籍,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国际级荣誉,但他从不与人相争、与名利角逐。这次《谢庆升金秋书画作品展》,是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才得以萌发。今年,谢老已经退休10年了,10年来他笔耕不辍,一直坚持在艺术创作的第一线。
  观谢老画作,除了技法高超,还能看到他对人生哲理及史实和社会发展的关注。谢老说,现在是一个盛世的年代。为了表达这一思想,他特意赶在书画展之前,创作了《今日朝阳》这幅画。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朝阳最热的8月,背着画夹子,行走在凤凰山、南塔、北塔、大凌河之间。谢老的老伴告诉记者,“为了这幅画,他顶着烈日不知道出去了多少次,人都晒黑了。完成初稿后,主动让家里人给挑毛病,之后他又一遍一遍地改。”终于在一个月后,完成了这幅展现朝阳新貌的作品《今日朝阳》。
  牡丹秀石,荷花鸳鸯,雄鹰劲松,雁飞苇塘,无不激情洋溢,笔墨淋漓。他不拘于对象的如实再现,机械记录,而重造型写意。一草一木浸润着他的生命和情愫,借花以喻人,借鸟以抒情。他多数作品的题款都是自作诗词,抒怀言志,配以遒劲流畅的草书和古朴浑厚的篆刻,诗、书、画、印融于一炉,浑然一体,相应成趣。把自我对生活的挚爱和理解与大众审美意识有机相融,深化了作品意境。令读者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面对累累硕果,这位布衣老人没有自我陶醉,仍以旺盛的精力不倦的耕耘着,因为在他心里,“画画是一辈子的事业”。



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