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我还有10年的创作期

  同行

  林兆华值得尊重

  在第二部分“对白”中,濮存昕畅谈他深得蓝天野等众多艺术名家的演技真传,经几十年舞台创作实践形成个人独特表演风格的心路历程。濮存昕认为,他生命中的两个重要角色是鲁迅与弘一。

  一直以来,由于过于强调形式感,林兆华的戏争议不断。濮存昕认为,林兆华的创作精神、创作态度接近焦菊隐。“林兆华指出话剧演员应该学习中国评弹艺人‘跳进跳出’的技艺,他还用‘牵线木偶’来描述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观点都是他在话剧领域的有益探索。”濮存昕称自己本来不是最契合林兆华的戏剧观念的演员,“不过他把我改造过来了。说到友谊,我跟林兆华也不是所谓的酒肉朋友,要是不排戏,彼此也见不到。”

  面对今年已70多岁的林兆华,濮存昕心中有一种隐忧:“毕竟那么大年纪了,还能干多少年?记得有一次他生病,还来剧院排戏,看着他的背影,我突然有点儿感动……生命是有限的。对戏剧,他是一个追求理想的人,而且还有那么点儿舍身精神。在理想的坚持上,甘于孤独这是最值得尊重的。”

  人艺

  缺乏大师级领导

  濮存昕透露,作为人艺

  副院长,他曾递交过辞呈,“我一直自认是一个演员,在做行政领导与演员之间,我情愿选择后者。人艺需要有经营管理头脑的干部,比起焦菊隐先生、曹禺先生这些前辈大师,我们这批人受的教育不够,积累也不够。我,一个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怎么敢站在那个位置上,让大家照我的想法抡圆了干?我没有这个能量。不仅是我,坦诚地说,人艺现在没有这种有前瞻性的、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好在让我欣慰的是新来了院长张和平。”再往后想,濮存昕依然无法乐观:“10年后张和平退了,剧院会不会又退到原来的格局?”

  谈到演艺生涯,1953年出生的濮存昕自认为还有10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他说,演员离不开掌声,感恩于这些喝彩,才有动力继续吃苦受累,但也绝不能只为喝彩做事,“人生最终还是:‘满船空载月明归。’不属于你的,希求不来;属于你的赞美,你退了,人家茶余饭后也许会聊聊你。戏剧艺术是我的月,名利是几颗星,不过如此。”



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