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谈戏曲改革

五十年代内地进行「戏改」,创作了很多新戏,但这些新戏除了反面人物唱些怪腔怪调外,其他角色的唱腔大多类同,既没有一定的章法与风格特点,又不能表现出不同人物性格与剧情的发展,彷佛唱腔与戏剧没有多大的关系似的。其实正如贺绿汀指出「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等等行当,即使各个行当唱同一牌子,但也各有特色。在外国歌剧也分男女声的高音、中音、低音,高音中也还分戏剧的、花腔的、抒情的等等,以适应不同的人物性格与剧情的发展需要。」但由于要创新,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与传统割裂。

 舍弃传统艺术基础,又缺乏艺术修为,作品的水平如何,不言而喻了。近一、二年,观赏本地编剧家改编或创作的剧目也出现上述的情况,例如一个白发宫女唱一段小曲来诉说怀春心事;又或两个老耄唱一大段「反线二黄」抒发感情,唱腔和人物的身份、年龄完全不配合,试问又怎能生成戏剧效果,以打动观众心弦呢?可见编剧水平不高,写出来的唱段不但不能加强戏剧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打击乐的适当运用

 我个人最同意贺绿汀对怎样运用打击乐的看法,他说:「锣鼓在草台班时期是很重要的东西,而且确有其作用,但如果今天原封不动地搬进剧场是不好的。……许多国家、民族的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曾逐渐扬弃一些打击乐器,而用有音高的管弦乐去代替它,这对于我们也是完全合适的。……还有,过去所有的戏曲一般都是在广场上演出的,锣鼓点不会妨碍演员的歌声。到了室内,就应该尽量设法不使锣鼓声掩盖了演员的歌声,……当前我们如认为有些地方尚不能用别的乐器去替代它,那么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甚至可以更细致地加工发展。」他还提到「有些地方戏曲为了要『丰富』乐队效果,增加了许多中西乐器,并且也和新歌剧一样摆在舞台面前,从此观众只好专门和锣鼓及乐队的嘈杂声打交道,休想听清台上演员的唱腔了。」

 锣钹响亮刺耳的声音的而且确令很多年轻人对粤剧却步。十多年前,带一位刚大学毕业的新电台同事看珠海剧团演出《黄飞虎反五关》。半场休息时,该位同事说锣钹声使她严重头痛,没法看下半场了。就算一些经常看大戏的戏迷,也会间中投诉放在舞台前乐池的锣钹声太嘈吵,没法听清楚演员的声音。我认为粤剧没有锣钹就好像缺乏了一点特色,不过在室内使用,就要摆放在适当的位置和适可而止地运用。(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