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记住这警世名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话说得深刻,越端详、越品味,越觉得鞭辟入里、振聋发聩。这是一个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大党敞开胸襟的表白,是一个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政党直面现实的自警。在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前发出这样的警世名言,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的成熟、清醒、坦率和自信。

  读着这段文字,不由得想起半个多世纪前的两件事。

 

转载自中国作家网

  一件是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初,一代文坛巨擘郭沫若写下一篇史论结合的雄文《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揭示了明朝必然灭亡的规律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毛泽东同志对《甲申三百年祭》评价很高,决定把它作为延安整风的文件之一供党内学习;随后,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在从西柏坡进京时,他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另一件是黄炎培提出“历史周期率”。1945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访问延安,毛泽东同志同他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的长谈。在谈及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时,黄炎培说:“‘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他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告诉他: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甲申三百年祭》和“历史周期率”都蕴含着洞察历史的智慧和居安思危的意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那些有着几十年执政历史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革命成果一朝丧失。这岂不就是在重演甲申的悲剧和印证“历史周期率”!这又岂能不让人们震惊、深省和自警!事实证明,执政党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就很容易丧失先进性和执政地位,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直截了当地提到全党面前,透彻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系列措施。毫无疑问,按照《决定》的要求和部署,努力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和旺盛活力,这是我们党打破“历史周期率”最重要的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把我们党建设好,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让我们记住《决定》提出的这警世名言,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