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唱腔木偶技艺百年精粹薪火相传

在二月初二东坑“卖身节”万众欢腾的活动现场,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验日,在有数百年历史的茶山南社古村和石排塘尾古村东门楼前,在2009大朗毛织风情节的新世纪长盛广场上……大朗巷头木偶剧团的演出无处不在。这既让喜欢木偶艺术的市民大开眼界,也让喜爱悠扬粤韵的民众耳目一新,更唤起了大家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关注。

  源于福建布袋木偶的巷头木偶剧,从属于“杖头木偶”。巷头木偶剧团在演出过程中巧妙地糅合了粤曲唱腔和木偶剧艺术,旋律优雅,通俗易懂,一度是大朗市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大餐。

  30年断层,木偶剧历久弥新

  巷头木偶堪称东莞木偶剧的“始祖”。清光绪年间,大朗镇圣堂村民叶满从福建买回一套人称“手托京戏”的木偶。当时,属“杖头木偶”的木偶表演经常在庙会演出,很受欢迎。

  民国初期,巷头村民陈满容等将木偶接过来,同时成立巷头木偶剧团。上世纪20年代,巷头木偶剧团由陈镇波、陈练洪改名为“新世界木偶班”,以粤剧唱腔在广州先施公司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受战事滋扰导致木偶戏在大朗逐渐衰落。木偶班迁到香港演出,颇受香港观众的追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木偶剧团专业化,巷头木偶艺人从香港回来并先后前往省木偶剧团、中山木偶剧团从事专业演出。上世纪70年代,巷头木偶剧团曾经重组,后因种种原因于1977年再度停办。

  转眼间近三十年时光逝去,2006年8月,巷头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觉得木偶戏在巷头有着那么悠长的历史,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传承木偶艺术是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巷头木偶剧团由此重生。

  今天,大朗巷头木偶剧团的艺影不断呈现在东莞各镇街社区,还曾经应邀到东坑、石排、茶山南社、东莞文化广场等参与其大型文化活动演出。在茶山南社的“非遗”体验日表演中,巷头木偶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姿态出现,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独特技艺,亦步亦趋重配合

  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巷头木偶剧团把表演成员分成舞台组、乐器组和演员组三个组,演员中又细分舞手组和唱腔组。表演时各组组员不分轻重,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表演时后台由3-4人操纵木偶,站在高约1.7米的挡布后,每人通过竹竿操纵1-3尊木偶进行表演,后面伴唱、伴乐者9-12人。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通过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巷头木偶剧团表演的剧目多取自古代通俗小说,尤其是以动作变化多端、剧情精彩丰富的剧本。该剧团曾先后表演过《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哪叱闹海》、《八仙贺寿》等剧目,颇受欢迎。

  大朗艺人,传承遗产非易事

  历经30年的时间及文化断层,巷头木偶剧的传承面临考验。继申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获批后,巷头木偶剧又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发,争取更高层次保护颇具南粤特色的木偶剧。

  作为一种民间技艺,木偶剧蕴涵前人的文化精粹。巷头木偶剧团负责人陈汉明说,就是抱着继承这一文化遗产的初衷于2006年重组巷头木偶剧团,“希望这一精神奇葩能长久地在大朗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