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秋风乍起,夏天将要过去。扇子摇起的记忆……

记者崔月 通讯员王丽 供图王钢

秋风乍起,夏天将要过去。

该以怎样的方式来为这个夏天做最后的注脚?江城以热闻名,扇子凝集了几代人关于夏天和纳凉的共同记忆。9月5日晚上,一场名为《扇道》的艺术展览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启幕,包括丁乙、薛松、黄渊青在内的知名艺术家在此展出了他们“扇作”。扇面成为道具,成为现代抽象艺术融入城市生活的桥梁。艺术原可以如此亲近生活,那些遥远的记忆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鲜活,而唯美。

  让艺术离生活近些,再近些

9月5日晚。美术文献艺术中心雅致的院落里。

似乎是为了应和这个主题目,《扇道》艺术展览开幕当天,“秋老虎”的余威尚在,点点霓虹灯下,三三两两从三镇赶来的观展者摇动着主办方赠送的别致团扇,饶有兴致地“走进”扇的世界。此次展览邀请了7位知名上海艺术家来汉参展,展出的作品均为扇面,但与传统扇面的花鸟竹虫所不同,他们结合传统的扇面形式以当代抽象艺术入画,呈现出极其丰富的视觉语言,主办方期望借此在当代艺术界倡导一种回望传统的美学趣味。

步行其中,眼睛被慢慢点亮,或狷放奇肆,或醇厚朴茂,或清丽淡雅,传统的扇子在艺术家手中似乎重新活过。丁乙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之一,他被认为是中国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也是第一个为世界顶级品牌爱玛仕设计产品的中国设计师。其标志性风格“十”字形的图案此次也被引用在“扇面”的创作中,细致中独见匠心。将烧尽的灰和残片作为创造元素;从革命语言以及当代消费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把传统的中国绘画、古老的书法、民间艺术、宗教符号、传说中的人物以及历史照片拼合到一起,视觉怪异而又充满灵性……千年来,文人墨客们用扇子避暑纳凉,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几乎成为文房四宝之外的第五宝。

今天的艺术家们,则用独特的视角与表现手法,让扇子有了另一种生动的表情与丰富的内涵。

是艺术,也是生活。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刘明对记者说,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个个都在业界享有盛誉,《扇道》从策划到展出历时半年,表明了一个态度:让江城人有兴致地欣赏高水准的现代艺术作品,让艺术离生活近些,再近些。

  一把扇子,一段温暖的记忆

关于扇子,很多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温暖的记忆。

37岁的忆琳是个大学老师,她从朋友那里得知《扇道》展览的消息,特意从汉口赶来。手摇久违的团扇,她不禁想起外婆来:“小时候我不明白,外婆的扇子为什么总是扇啊扇。在我看来,那扇子是笨拙的,它用竹条编制,扇子的边沿做工不精细会刺痛人,因此外婆用胶带将边沿缠起。外婆不喜欢用电扇,总是在夏天扇着那把大蒲扇,也正是那扇子,不知陪了我多少个炎热难眠的夜晚……”

扇子勾起忆琳的许多孩时记忆:夏天的夜晚,外婆就躺在我身边,为我扇着扇子,一下、两下——我贪婪地享受着那凉爽,却不曾想过外婆累吗?热吗?我快睡着时,扇子扇出的风似乎轻了,接着,扇子慢慢地一点点缓缓落在我身上,伴随着外婆疲倦的呼吸声,每当这时,不懂事的我便伸出稚嫩的小手碰碰外婆,扇子便又开始工作,过了一会,扇子又轻轻落在我身上,我一碰,便又扇动起来。就这样,虽疲倦,却不厌其烦,直到那清风伴我入眠。

是啊,这样的记忆似乎存留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如今的扇子已经渐渐退化了纳凉的功能,但却像一根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

  收藏扇子,盈手一握大有乾坤

如今,扇子纳凉的功用日渐削弱,但是,从艺术欣赏角度收藏扇子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赵盛,民间藏家,尤喜收藏扇子。“除了名人字画扇外,凡有独到做工的扇子都具有收藏价值。”赵盛介绍说,他年轻时就喜欢扇子,每见到一把好扇子就爱不释手。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经常出差到江浙一带,结识了一些制扇大师,就自然而然搞起了收藏。据他介绍,我国的扇子制作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派。南派风格大都精雕细琢、清秀雅致。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高价扇骨也大多出自以徐义林、曹小弟等为代表的南方制扇艺人之手。北派则是以京、津、晋等地的制扇风格为主,风格粗犷大方,线条流畅。

赵盛说,现在的人说到扇子,很少知道里面其实大有天地。扇骨、扇面其实是两个行当,仅扇骨就有紫檀、鸡翅木、象牙、棕竹等等许多材质,竹制的扇子更能体现文人雅趣,而且最好用几十年的陈年老竹。扇面也有许多讲究,比如泥金扇面价格不菲,真正的泥金扇面需要用真金打成金箔,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小小一把扇子,从扇骨、扇面、骨架、扇头到扇钉,甚至连泥金扇面的边沿都有无穷讲究。除了上述工艺外,有的还请名家雕刻扇骨,绘制扇面,价值自然就更高了。

链接

  中国扇博物馆国庆对外开放

今年国庆,位于杭州的中国扇博物馆将对外开放。即将亮相的展品中,一把珍贵的五彩螺钿扇,可以让人领略我国扇子工艺“天衣无缝”的精致程度。整把扇子的骨架和扇面,都是用贝壳拼接起来的。每个贝壳平面粘贴相接,而且看不出接缝。此外,收藏在湖北荆州博物馆的战国时代竹编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长柄扇、短柄扇,南宋时的绢团扇等文物的复制品都将出现在中国扇博物馆里,给人们讲述漫长岁月中的扇子演变史。

  追溯扇子历史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被誉为制扇王国。

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禹舜时代,明代就有“舜始造扇”的记载。到了唐朝,用雉毛做的扇子改成了用孔雀毛做。到了汉代,丝织业开始发展,出现了“纨扇”。宋朝时出现了今日常见的折扇并逐渐延续至今。折扇绘画题诗始于明代永乐年间,由此而繁衍出另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扇面书画。我国古代扇子的种类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二种。

  名人扇趣佳话

古往今来,扇子和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不少佳话美谈。

东坡行“扇”

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县令时,遇一县民做扇谋生,可是当时天已转凉,扇子卖不出去。苏东坡就叫他拿扇子来在上面画上枯木竹石,一连画了二十余把。结果,那县民才走出县府大门,有画的扇子就被抢购一空,县民还清欠税,生计得以维持。

白石与“扇头诗”

齐白石喜欢在泥金扇面上作画,还常作一些“扇头诗”。1930年,北平某照相馆挂出他的一帧照片:这位艺术大师反穿狐皮马褂,手执一把敞开的折扇,扇上是他的亲笔题词:“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二者均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癫狂。”寥寥数语,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刻画得淋漓尽致。

梅兰芳“扇”戏

梅兰芳演戏,很讲究“扇子功”。在《贵妃醉酒》中,借助一把折扇,把杨贵妃的婀娜多姿表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梅兰芳曾收藏名扇数以百计,大多是湘妃竹扇,唯有一把是圆形的绢面纨扇。此扇是1924年5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洛神》后亲手所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