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堂谈中国私立博物馆:用民间力量来支持发展

嘉宾: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馆长 李松堂

时间:2009年9月16日10:00

简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客观讲述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中国网与中国文物网联合推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系列访谈。2002年,新中国的首批私人博物馆成立至今,我国现有各类私立博物馆300多家,但由规模、身份定位、法律法规的制约大多经营艰难,本期我们走访的是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中国文物60年,我是文静。现在我们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三号的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以民间建筑构件为展品的博物馆。今天我们有关私人博物馆的话题也要从这里开始。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今天盛情邀请我们来作客的博物馆主人李松堂先生,李馆长您好!

李松堂:

你好。

中国网:

现在国内存在这么多的私立博物馆,大多都存在着一个运营资本的困局,他们中的很多期待像公益博物馆一样获得财政支持,目前来看似乎还不特别容易实现。在国外很多的私立博物馆就通过将个人的资产转为社会的资产,成立董事会或者是借助基金会作为托管机构,我想问的问题就是,作为大批存在于民间的私立博物馆,实现这一跨越的难度或者关键在什么地方?

李松堂:

你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随着我们社会的改革开放,博物馆这种文化越来越被社会重视了。其实私人博物馆应该说是国家博物馆非常重要的一个补充,谈到文化,谈到我们应该值得记忆的这样一些重要的物件、重要的文化信息也好,应该有无数的博物馆。比如你穿的鞋那么漂亮,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鞋的博物馆,所以说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博物馆。

作为松堂博物馆应该是全国第一家以民间建筑雕刻为展品的博物馆。显然这样的博物馆政府没有精力做这么庞大的一个文化事业,必须所有的国民要参与。

李松堂:

现在碰到的一些问题,它不像国家博物馆有政府的拨款,资金的投入,包括文物的保养采集、馆藏都有很多的投入,私人博物馆还是没有这块的。那么就靠着每一个博物馆自己自身条件在运营着,有的博物馆经营不下去了,就关掉了,显然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有更多的博物馆。显然对于一个和谐的社会来说,博物馆的数量、占有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和谐指标。有时候媒体来采访我,我也讲了,我们特别缺少一种博物馆的文化。比如星期天带孩子去房山、香山、北戴河很少组织孩子来博物馆接受教育。当然这和社会这一方面的教育也是有关系的。

李松堂:

另外像私人博物馆这种形式,国外有很多社会机构在支持。他们主要是和税收政策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你向博物馆做慈善捐赠可以免除一定的税,我们把这样一种完善的机制注入到我国社会里来,还需要一定的过程。现在私人博物馆的运营非常艰难,有的博物馆办得非常好的,靠门票维持下来的博物馆,几乎没有。全北京来说,所有的私人博物馆里,只有我们松堂博物馆可以通过门票维持基本运作,像有的博物馆一个月没有几个人去,挺悲哀的。当然需要政策的支持,但是现在要靠政府给私人博物馆拨资金还有一大段距离,包括法律健全、政策健全都有一段距离。

李松堂:

我们现在马上可以做到的就是用民间的力量来支持博物馆事业。比如现在有很多大企业家,他们完全可以成立一个董事会,比如松堂斋博物馆董事会,某个有名望的企业家、500强的企业家来支持,给他一种身份。包括大街上的一颗树,绿地都有人认养,为什么博物馆没有人来认养呢?比如说哪个企业家愿意来认养,那就可以请他来管理日常的开销、运营,非常容易的,对他们来说可能只需要1%的资金就足够运作了。所以,我们应该开拓很多这种渠道来运作,如果只是坐在这里等待政府的支持,显然是影响博物馆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