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两堂“风筝课” 老艺人进校教娃娃

“风筝的制作有这几大要素:绑扎、造型、绘画、裱糊……”昨日,大邑县王泗镇79岁的风筝老艺人、学校风筝辅导员陈万伦,向大邑县王泗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风筝制作课。据悉,从上学期以来,该校在近2000名学生中每月开设两课时的风筝课。

  风筝老艺人进校传艺

  据介绍,王泗镇放风筝习俗历史悠久,清代初年就闻名于川西坝子。在被誉为“中国风筝之乡”的王泗镇,风筝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

  王泗风筝传人陈万伦创作和放飞风筝,参加国际国内各地比赛,拿了不少大奖。“做工艺风筝从作画到裱糊、绑扎、放飞都很费心,现在的年轻人又很少有耐心来做。”陈万伦不无忧虑地说,“目前创作扎制风筝的人数逐渐减少,全镇民间风筝制作艺人年龄偏大,几名骨干都已60多岁,我还是希望有人能试着培养兴趣,不要让风筝手艺失传。”

  该校校长余治平认为,要办特色教育学校,就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去年秋天以来,学校开展了风筝进学校活动,传承和发扬王泗风筝文化。

  学校编写风筝教材

  10多米的长龙、3米多宽的蝴蝶、嫦娥奔月……走进该校风筝陈列室,各种风筝让参观者看花了眼。“这间就是学校的风筝制作室。”辅导教师刘老师介绍,目前,该校有专职教师1名、省级裁判员2名,省风筝协会会员5名、校外辅导员1名,他们都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并有丰富的制作、放飞风筝经验。该校组织编写了《腾飞之梦》一书,分别介绍软翅类、硬翅类、龙头串类、板子类、立体类、软体类风筝,同学们可根据制图规定设计,按照图纸扎制风筝。

  “这是我们做的蝴蝶风筝!”六年级的张朝玉打开精致的礼品盒自豪地说。据介绍,该校已制作了100个工艺风筝,准备在王泗风筝会上亮相。学校还打算把王泗工艺风筝打造成旅游纪念品。

  刘老师介绍,制作和欣赏动物造型风筝,需要小朋友去观察和思考,制作和欣赏神话传说风筝,需要阅读和查找相关图片验证,涉及到美术、生物、文学,平衡才能飞得起来,这又涉及到力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何骏天 记者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