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让80后无障碍看懂京剧

当时尚现代的话剧小剧场,撞上传统的京腔京韵,会产生怎样奇妙的效应?昨天和今天下午,在沪上的可·当代话剧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名为《解读·京剧》的小剧场感官实验演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锣鼓喧天,上京80后“英俊老生”蓝天以现场展示配合多媒体演绎的形式,进行了一场时尚意味甚浓的京剧表演。这场演绎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戏曲艺术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同时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话题。现场基本以年轻观众为主,还有不少满怀好奇而来的外国观众。以解读开场,“晨醉京韵·文韬武略——上海京剧院2014蓝天系列专场演出”也正式启动。

  现场解读京剧“门道”

  一缕青烟袅袅的沉香,一段耳目一新的序曲,一场有声有色的解读——在这场由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蓝天领衔主演的《解读·京剧》中,解读不再是一个人,一张讲桌,用授课的方式来描述京剧的基本术语,而是用舞台演绎的形式解构京剧艺术,将京剧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小剧场和传统舞台不同,大大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蓝天简单画了脸,穿一条水裤上台,没有“正装”造成的严肃感,能让观众细细欣赏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唱腔。古老的京剧艺术,顿时呈现出一种别样的亲切和时尚感。

  除了演员的演示,“解读”还将京剧的“场面(乐队)”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观众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扫盲教育——观众可以通过乐队的演奏,切身感受到如京胡、月琴、三弦、锣鼓等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体会京剧伴奏艺术的魅力。而其中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现场锣鼓配音,让观众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原来京剧艺术,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当中。

  欣赏京剧对年轻观众来说应该是“无障碍”的。昨天,同为80后的导演李煜瑾告诉记者,自己是学设计的,之前完全是京剧的门外汉,但这并不影响自己成为京剧观众,“欣赏京剧不应该有门槛,我们这样的呈现就是想告诉年轻一代,带着你的眼耳鼻喉心来就可以了”。

  “晨醉京韵·文韬武略”启动

  蓝天是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工老生。他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曾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新人主角提名奖”、第七届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评比展演“优秀表演奖”等奖项。他说,京剧完全可以和年轻观众零距离,这两天的“解读”只是序曲,未来还会有精彩的舞台呈现,等待与新老观众对话。今年他准备在天蟾逸夫舞台和可·当代话剧艺术中心,为观众带来“文韬武略”系列4场演出,包括可·当代7月12日上演的《秦琼卖马》,天蟾逸夫舞台8月31日上演的《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9月21日的《上天台·打金砖》、12月28日的《定军山·阳平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系列演出也是《新闻晨报》“晨醉京韵”品牌活动继2012年“两岸流芳·国粹赏鉴周”之《晨醉京韵·论坛》及《白蛇传》公益演出、今年新春史依弘蔡正仁主演“元宵情人奇妙夜”——传统经典《奇双会》之后,又一次扶持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