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擒熊”之路见证成熟 导演更现实开放

    从1988年的《红高粱》到2014年的《白日焰火》,中国电影在柏林收获良多,这条“擒熊”之路见证着某种成熟,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说,当今中国导演更为现实、开放,他们借“西方传统电影流派,讲自己的故事”,“不再像从前那样以隐喻来表现真实”。

  北京时间2月16日,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中国影片一鸣惊人、连中三元: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摘得电影节最高奖最佳影片金熊奖,该片主演廖凡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娄烨执导、曾剑摄影的影片《推拿》获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

  《白日焰火》是导演刁亦男至今公映的第三部导演作品,影片以一起碎尸案引发出廖凡、桂纶镁、王学兵等人饰演人物之间的爱情纠缠。该片扎实严密的犯罪推理受到电影节组委会赞赏,被组委会称为西方“黑色”类型片,而刁亦男曾坦言电影意在展现“人在面对人生真相时主动做出道德抉择行动的勇气”,给出“当今中国人需要的精神释放”。本届评委会中唯一的华人、著名影星梁朝伟在闭幕红毯上说,评委会对于“金熊”归属“意见十分一致”。

  廖凡在“金熊奖”揭晓之前登台领取“影帝”桂冠。他也是首位捧起柏林电影节影帝“银熊”的首位中国演员。

  另一部获奖电影《推拿》改编自作家毕飞宇的同名小说,展现了南京一家推拿馆中几名盲人推拿师的生活和情感遭遇。颁奖礼上,该片摄影师曾剑未能到场,由导演娄烨代为领奖。第三部参赛中国影片《无人区》虽无缘大奖,但在放映期间也收获观众好评。

  柏林电影节始创于1951年,素以“偏重文艺、关注现实、鼓励新锐”著称,与法国戛纳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历来被视为中国电影人的福地。2014年2月16日之前,他们也曾在此担任“主角”——张艺谋在1988年凭《红高粱》、谢飞在1993年凭《香魂女》、王全安在2007年凭《图雅的婚事》获得金熊奖。

  然而,17日的辉煌终归不同。

  此前“擒熊”的三部电影虽然风格迥异,但在内容和氛围上均充满了古老神秘的东方色彩,某种程度上,电影的这种特有的东方“味道”成为其俘获人心的重要因素。

  《白日焰火》则不同,作为现实题材的类型片,它的成功从一方面说明,当今中国电影人正以更为国际化的电影语言与市场思维讲述西方更易理解的中国故事。

  《好莱坞报道者》称,《白日焰火》是关注普通人关系的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并认为这或许是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一次最具有革新意义的呈现,它向好莱坞经典的黑色电影致敬。最难得的是,它的商业元素的增加没有影响导演风格的呈现。

  尽管中国电影整体尚待发展,但从《红高粱》到《白日焰火》,中国电影人的某种成长已经在柏林显现。

  有消息称,《白日焰火》有望3月间在内地上映,对此,著名影评人谭飞表示,从演员阵容和选择柏林电影节亮相来看,《白日焰火》是一部有着商业诉求的影片,“希望它不仅是一匹奖项上的黑马,还能成为市场票房的黑马。”

新闻来源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