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快:“少林功夫”并非真正的“少林武术”

作者:洪振快

日前,少林寺网站被黑,惊现“释永信大和尚悔过书”,网络世界一片哗然。

黑客贴出的“悔过书”中列举的释永信被师父行正赶出少林寺等内容,是否属实姑置不论,但少林寺“天价开光”、“高价香”、“高价出售少林武功和医宗秘籍”等敛钱行为,却都有据可查。像售价9999元的所谓“秘籍”,根本就无“秘”可言,内容在图书馆里都能找到,所收《易筋经》也是直到清末才出现的糟糕版本。

有人说,少林寺和释永信为人诟病,是因少林寺的商业化让人看不惯。这种观点低估了公众的智商。寺庙需要生存和发展,有一些商业化的做法公众可以理解。如果通过商业化的运作,使少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释永信非但不应受到指责,而且该受到赞扬。问题只是在于,少林寺现在的这些行为,到底弘扬了什么样的少林文化?

少林寺在全国众多寺庙中特别受到关注,完全是因其“寺因武显,武以寺名”而显得独特的武术文化。今年6月,释永信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的代表性传承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世代相承”意味着两点:一,它必须是历史上的遗产;二,是没有间断地传承下来的。按照这种定义,作为“少林功夫”代表性传承人的释永信,必须掌握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少林武术,而且技术水平非同一般。然而,释永信的师父行正却是个少年即目盲、不会武术的和尚。那么,释永信的“功夫”是从哪里继承过来的?这些“功夫”又是否具有“非遗”的价值呢?目前的少林寺,并没有继承下来多少历史上的少林武术。

历史上少林寺的确有过精湛武技,但它不是像电影《少林寺》所讲述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那样始于隋末,而是始于明代。隋末唐初少林寺和尚参与了一场军事行动,有13个人因此立功,但这不足以证明当时少林寺已有僧兵、少林和尚已普遍习武。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明代以前少林寺和尚习武的可靠史料。少林寺因武术而辉煌,是在明代,特别是嘉靖时期参与抗倭,一些武僧壮烈牺牲,其精湛武技被东南文人绘影绘色地描述,从而广泛传播。从史料可知,16世纪才是少林武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当时少林武技不仅精湛,而且已经形成了体系。

明代少林寺和尚能建功显名,与朝廷的兵制有关,因为明代允许地方武装存在。但入清以后,这种社会基础已不存在,而且满人当政,压制汉人习武风气,少林寺也就逐渐衰落,不过武脉尚存,一直到道光年间,还有朝庭大员在少林寺观看武术表演的记载。但晚清以后,社会动荡,少林寺生存不易,僧人离散,习武只能是个别人的行为了。

到了1928年,少林寺因住持妙兴参与直系军阀与冯玉祥部的战争,而被付之一炬,事后寄身少林的僧人更少(释永信的师父行正即是其中之一),且为生活所迫,没有条件习武,很多武技也没有传承下来。之后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动荡,到50年代以后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少林寺内的武脉已经断了,“文革”后寺内只剩十多个僧人,且基本上不会武术,即使会一点,也与历史上那些精湛的武技不是一回事。

历史上的少林武术,当然也有一些流传到社会上。所以,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说,当务之急应该是把真正具有“非遗”价值的少林武术,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而少林寺现在所宣传的那些所谓“少林功夫”,与历史上真正具有“非遗”价值的少林武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利用“少林”的牌子赚钱,那是“吃”文化,不是保护文化。笔者以为,公众不会反对少林寺商业化,反对的是借文化之名,以假文化蒙蔽世人,对文化缺乏敬畏心、爱惜心的做法。

当务之急应该是把真正具有“非遗”价值的少林武术,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少林功夫”与历史上真正具有“非遗”价值的少林武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