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艺术团 为市民送戏再苦再累心也甜

  公园社区义演,用精品赢得观众

  梨园艺术团成立后,他们制定了“弘扬传统戏曲,发展移民文化,打造精品节目,回报深圳关爱”的宗旨,演员一直坚持在公园义务为群众演唱的好传统。演员们穿上戏服,把演唱和地摊表演融为一体,特别受戏迷欢迎。何淑琴在一次公园演出前面对观众道出三点好处:第一,演员乐队到群众中去义务演唱,既是转变作风,又是自娱自乐;第二,把戏曲文化送给寻常百姓,把戏曲关爱惠及于民,与民同唱,与民同乐,营造和谐文明社会,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第三,戏曲进入公园也是搭建一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无论是演员还是乐队,都是因为共同爱好走到一起,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出现了“老带新,新带老”的可喜局面。一传十,十传百,会唱者、学唱者都来了,如今的不少演员就是从这个平台上发现的。

  梨园艺术团经常到社区去,为寻常百姓送戏。今年3月,艺术团举办了“民间戏曲社区行”,让居民在家门口看戏。在莲花北村社区的一场演出,有豫剧《花木兰》、《红灯记》的名家唱段和《三哭殿》折子戏,还有曲剧《卷席筒》一折和黄梅戏《天仙配》唱段,此外还有川剧变脸,都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该艺术团是一个民间社团,是一个没有工资的松散组合,要出精品,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两年多来,艺术团是在困难中提升的,如今从单一的河南豫剧发展到曲剧、越调、诗歌朗诵等多表演品种,参加过一些较高水平的演出。今年第一季度,艺术团就参加了市文化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周末剧场》演出,并获得成功。在演出过程中,观众情绪高涨,8个节目,前后赢得掌声18次。艺术团今年还参加了南山区2009公益文化活动,和南山街道文化站共同承办5台演出,有歌曲合唱、时装舞蹈、戏曲曲艺等,受到观众的欢迎。

  深圳是发展民间戏曲的沃土

  目前,梨园艺术团拥有一大批热心的观众。在观众中,既有来自深圳各地的戏迷,也有外国人。不少“发烧友”自发为演员和乐师买矿泉水和饮料。曾有两次专场演出后,一位戏迷老板还把参加演出的演员和乐师40多人请到酒店里用餐。

  回顾梨园艺术团走过的路,艺术团的支持者感慨万千。铁杆戏迷王先生认为,深圳人来自全国各地,组成大家庭,不同地域的人“口味”也不同,有的喜欢“本土戏曲”,有的喜欢“移民戏曲”,移民文化和移民戏曲的引入,让广大深圳人有了认同感、归属感,找到了精神家园。

  来自民间的关爱和支持,反过来又激励着演员们,使他们深深感受到深圳是发展民间戏曲的沃土,戏曲要走出低谷,关键要有群众基础,戏剧只有扎根民间才有生命力。在观众的支持下,目前,该艺术团已发展壮大,有成员近60人,有戏迷、也有戏校和专业剧团的专业演员,即有退休人员,又有青年才俊,“生旦净末丑”,男女角色齐备。从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艺术团集体和个人获奖15项。



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