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三俗”的《泰囧》其实值得玩味!

日前,在武汉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晓苏炮轰《泰囧》对于当下文化产业的不良示范。晓苏表示,没有审美价值和艺术含量的《泰囧》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票房,是因为一定程度上国民的欣赏水平偏低,而且这样的电影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毫无意义,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随后,晓苏更是提出,《泰囧》其实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的两种不良倾向——“贱下”与“炫富”,“所谓‘贱下’,就是拿老百姓开涮,挖苦、讽刺、作贱老百姓,王宝强饰演的小人物,在整部电影中就是不断地被作贱与嘲笑;所谓‘炫富’,就是赤裸裸地宣扬拜金主义,电影里面宣扬的全是不良观点,有钱人可以施舍下层人,有钱可以买来与范冰冰睡觉等等。”(1月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三天就过了亿元票房,四天达到了2亿票房,五天逼近3亿,七天更是突破了4亿大关,如今已破10亿的影片票房纪录,《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一种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为我们展示了国产片的票房奇迹。当然,就在票房疯涨的同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晓教授却做出了异于常人的思考,他认为《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还指出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和品位。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苏晓教授的初衷想必还是好的,但以“三俗”作为评价《泰囧》的关键词,显然不妥,原因有三点。

  先说“庸俗”。文化领域的庸俗表现多种多样,譬如,对他人作品抄袭和模仿,以粗制滥造追求所谓的票房;在新闻评论或者文化批评过程中,采用人身攻击的方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而《泰囧》这部剧虽然只是几千万的小成本制作,却与最新的包装技巧相结合,开场画面绚丽,特效逼真,在喜剧的包裹之下,还很好地蕴藏了人生智慧,何有“庸俗”之说。演员徐峥,在两年之后,身挑三职,当起了监制、导演、主演,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不免遐想翩翩,认为这只是徐峥的一种营销策略,认为所谓的笑料只是老段子的堆砌。从表面上来看,无非是徐峥想要复制《人在囧途》的辉煌,抓住那一批依旧在守望着《人在囧途》的观众们,想看看当年创造的票房奇迹是否还能延续。仔细想来,徐峥不仅漂亮得打了一个翻身仗,而且还在剧情连贯性上大做文章,增添了很多原创性很强的喜剧元素,而且还彻底改变了《人在囧途》笑点多,剧情乱的特点,而所谓的“庸俗”的说法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如果说“庸俗”是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那么,“低俗”则是具体的判断标准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法律中都引入了公共秩序、良好习俗这样的法律标准,凡是不符合良好习俗的行为,都是不被法律认可的行为。换句话说,所谓“低俗”实际上就是低于公众普遍遵守的行为标准。苏晓教授说《泰囧》“低俗”,我认为则不然。《泰囧》的喜剧效果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以徐峥和黄渤拿“授权书”为故事主线贯穿全片,无论是演员的既定形象,还是电影当中语言的独特表达都只是辅助手段,共同营造出了强烈的喜剧氛围,这种喜剧氛围不能和普通的低于公众普遍遵守的行为标准联系在一起,它只是为了剧情的更好表达,并无刻意地去引导或宣传某种行为规范,因此“低俗”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

  至于“媚俗”,如果说片中的徐峥由于事业忙而和太太感情不和这条故事线的故事性不够强的话,那么王宝强最后能和美人范冰冰一起合照,则算是为观众添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堵。这种将悬念、爱情、温暖等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的做法,让观众得以笑得更加淋漓尽致,同时也为这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又怎能说它“媚俗”?“有钱可以买来与范冰冰睡觉”恐怕这只是苏晓教授的个人解读吧!

  仔细品评完这部电影,不难看出,《泰囧》其实模仿了很多著名电影的桥段,比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影子,但是《泰囧》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加以了创新和细节的改良,另外,王宝强手捧仙人球的桥段我们也可以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寻觅到踪迹。总之,《泰囧》虽有模仿的痕迹,但却不是局限于单纯的模仿,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喜剧特色,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其中,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有理不清的世俗,这些内容让我们观众喜闻乐道,感慨颇深。 (宋建锋)

 

编辑:黄群雅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