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为舞——记浙江奉化布龙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行国

        

        51岁的陈行国是浙江宁波奉化市尚田镇条宅村的普通农民,在他人生的大半时间里主要和两件事打交道:种地和舞龙。自从被评为奉化布龙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布龙身上,外出表演、教人舞龙、在家做龙,他说自己的生活简直是在“与龙共舞”。
    舞龙世村

    陈行国出生的条宅村几百年来一直延续着舞龙的传统,历史上一度出现过“家家学龙、村村舞龙、乡乡赛龙”的景象。陈行国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满耳听到的是有关龙的话题,满眼看到的也是人们舞龙的情景,就连自己的父亲也是舞龙做龙的行家里手。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舞龙,他说已经没有印象了,只记得14岁时就跟在大人后面舞龙了,“刚开始舞的龙是用稻草做的,后来父亲看我舞得还不错就给我扎了条布龙。能有条布龙是许多孩子梦寐以求的,所以当时我就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当龙头手。”陈行国说。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龙头手,首先得有一位好老师。为此,陈行国拜村里的舞龙高手陈世雄为师,在师傅的指导下,陈行国舞龙的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很快成了村里有名的龙头手。1978年,初出茅庐的他为了在舞龙行里一展身手,和其他队友一起参加了杭州青少年舞龙大赛,夺得了第一名。初次试水的成功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之后的人生轨迹就在他的积极进取中不断趋于圆满。1988年,以他为龙头的布龙队在浙江省“华星杯”舞龙大赛中获特别奖。同年,他们在北京国际游泳年舞龙大赛中捧回银奖。之后的几年,他率队多次去北京及全国各地参加比赛,赢得诸多荣誉……

    一次意外

    然而就在陈行国舞龙生涯如日中天时,发生了一起意外,使他从此不得不退出舞龙队伍。“当时虽然有满腹激情,但首先得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单靠舞龙和种地,很难养家糊口,所以当时我就想找份兼职的工作。”陈行国说。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一家工厂上了班,没想到出工不到3天,他的右手就受了伤。

    提起陈年旧事,陈行国的妻子依然心有余悸。她说,当时她接到电话后都吓蒙了,没想到去了医院看到的情景是,丈夫的右手在汩汩地冒着血,他却像没事人一样用左手和队友们打电话商量舞龙的事情。陈行国的心里只藏着舞龙,虽然手受伤不得不退赛,但他始终放心不下。比赛当天,还不忘打电话不时地询问比赛情况,直到听到队员们夺得第二名,他才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结果出来了,我才第一次听到他喊手疼。”陈行国的妻子说,从那之后,丈夫才像个正常的病人。

    经过这次变故,陈行国的右手落下了残疾,永远不能再当龙头手了。抚摸着满载自己梦想与激情的龙头,陈行国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与过去的荣誉挥手告别之后,他痛定思痛决定改做教练,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给其他人。

    重新转型

    虽然当教练可以把舞龙技艺传承下去,但是如果没人会做龙,再高超的本领也无处施展。于是陈行国决定重拾做龙手艺,在家开起了小作坊。在妻子的帮助下,陈行国克服自身缺陷,慢慢地适应了手指间新的分工组合。

    龙头是制作技术难度最高、最复杂、最能体现制作人水平的部分。所以,一条布龙的龙头制作全是由陈行国一个人完成,妻子只做龙身缝纫的活儿。“龙头制作最费时费力,它得先把毛竹劈成竹篾,按照龙脸凹进、鼻子隆起、龙嘴张开、眼睛凸出的造型要求,将竹篾烘烤弯曲、穿接扎牢,再进行外表装饰,整个过程需要一气呵成,不能有半点犹豫。”陈行国说起做龙头滔滔不绝,“龙头的大小根据龙身来定,颜色则根据客户要求而有不同。”经过几年的苦苦经营,他所制作的布龙得到了多方认可。订单不仅有浙江本省的,还有安徽、福建、辽宁、上海等地的,而且订单数量也与日俱增。他说,为了完成订单,他决定来个“全家总动员”,让儿子、女儿齐上阵。“这门手艺要想传下去首先得有传人。如果孩子们有兴趣,我愿意倾囊相助。”

    让陈行国最为安慰的是,大学读设计专业的女儿对布龙制作非常有兴趣,她利用自己所学,为布龙的造型增添了不少时代元素,得到了客户的肯定。刚读完高中的儿子也流露出愿意子承父业的心愿,跟随父亲学做龙。几年下来,他们家做的布龙市场价值越来越凸显。

    2009年,一张海外订单让陈行国对做龙有了更深的领悟。当时比利时皇家歌剧院正在筹划一个大型歌剧活动,需要一条中国龙来作为舞台背景,在上海客户的引荐下,他们看中了姿态优美的奉化布龙。“以往制作的布龙主要用来舞,所以布料多采用弹性很足、质地轻飘、色彩丰富的面料,而这次比利时订做的龙是用来装饰舞台的,而且通体都要求是白色,想来想去,我选了亚麻布料。”陈行国说,布料选定后,难题也随之而来,通体白色很难凸显鳞片的立体感,尝试了多种方法后,他最后选择用海绵做衬垫,使龙体内部坚硬起来突出立体感。这条龙他们全家花了20多天的工夫才制作完成,工时比平时多出一倍还多。但陈行国说,这次订单的完成让他一下子顿悟,完全可以适应新的需要开发一些新产品出来。 有了这样的打算,这几年他一门心思钻研,设计出不少新花样。

    陈行国认为,要想把奉化布龙很好地传承下去,仅靠传统的作坊式运作很难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必须形成一个正规的“龙”产业才能把奉化布龙做大做强,他说希望自己可以很快看到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