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戏迷钟情越剧

在粤剧以外,香港的戏迷最钟情的地方戏可算是越剧了,几乎每年都有大型越剧团来港献演。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有「全国第二大剧种」的称号。但与其他剧种相比,它是十分年轻的,刚于2006年才度过百岁诞辰,不过随即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一般人都称之为「上海越剧」,其实它是自清末起源于浙江省绍兴一个小地方—嵊县(今称:嵊州市),并因此地是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其后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由于它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所以亦被称作「绍兴文戏」,有别于以武戏为主的「绍兴大班」──绍剧。

足迹从嵊县走向全世界

 许多近代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都是嵊县人,她们把越剧带到繁盛的大上海,更在那里把剧种发扬光大,不单走向全国,还走出世界,数十年来出访的足迹,遍及欧、亚、美洲多个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前苏联、美国、越南、新加坡、泰国、日本、朝鲜等。

 越剧怎样在短短百年间,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呢?它除了在演上学习昆曲优美的水袖身段,还采用话剧式的化装,代替了传统红白分明的化装法。至于服饰方面,更从传统的戏服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仿古典雅的服装;发饰也弃用贴片子,改为配戴已梳饰好的头套,既美观又省时。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悦耳悠扬的唱腔,配以载歌载舞的表演程序,令观众陶醉其中,百看不厌。

 上世纪的五十至六十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多出名剧还被摄制成电影及电视连续剧,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前辈越剧艺术家在剧艺创造上,发展了不同形式的流派唱腔,生行有范(瑞娟)派、徐(玉兰)派、尹(桂芳)派、陆(锦花)派,旦行有袁(雪芬)派、傅(全香)派、王(文娟)派、金(彩风)派,还有老生的张(桂凤)派、徐(天红)派,以及老旦的周(宝奎)派等。他们对培育后辈不遗余力,甚至为年青演员们让台,使近三十年来涌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材,当中包括:上海越剧院的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茅威涛、陈辉玲,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吴素英、吴凤花、陈飞,杭州越剧院小百花团的谢群英、陈晓红,以至邻省福建芳华越剧团的王君安、李敏等。 (之三)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戏曲大观园》由名伶罗家英主持,带领观众到中国各地认识富有特色的戏曲艺术。第三集「上海越剧─越过百年」,于8月8日(星期六)晚上八时,亚洲电视本港台播出。港台网上广播站(http://tv.rthk.org.hk)提供视像直播及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