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麋砚遗韵 书印双绝

 八方印是王福庵先生1937至1938年所刻,此时先生五十七八岁,正处创作高峰期。时值抗战爆发,先生避兵沪上,所刻“宁为直折剑,不作曲全钩”,直抒其爱国情怀。“砚田无恶岁”,此印“有封泥遗意,而以圆笔出之,无宽边断栏剥落之象,这是他的创新,晚年最喜为之。”(钱君匋、叶璐渊《玺印源流》)其边款云:“唐子西诗,戊寅元日,福庵刻以自祝,时居沪上。”当时汪伪政府有位“大人物”上门来访,欲以厚禄聘福庵先生任官于伪政府印铸局,先生坚决拒绝,宁可在沪上以鬻书刻印为生,这两方印当可看作先生的明志之作。
    
    当时印坛擅多字印者首推福庵先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为其多字印的代表作,全印17字,章法严谨细密又富有变化,结体紧凑而无板滞之感。运刀冲中带切,线条凝炼古朴。而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印边款可知,福庵先生早就欲刻此东坡名句,但因《说文》未录婵娟两字而作罢,后见《说文新附》有此两字才刻成此印,前辈印人用篆之严谨可见一斑。钱君匋、叶璐渊先生认为此印“用赵之谦法,具自己的风貌,尤其是十个字排列妥帖入微,不是老手则无法达到这种妙境”。
    
    白文印“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和“富于黔娄,寿于颜渊,饱于伯夷,乐于荣启期,健于卫叔宝”都为仿玉印之作,前者用琢玉之法,用刀挺劲中见圆润,而后者以切刀法拟玉印,充分表现了浙派用刀特征,较之专擅切玉法的赵次闲更为整饬渊雅。
    
    江成之先生得此扇后又请同门徐家植先生以隶书东坡诗书另面,以纪麋砚斋师生之情。
    
    观完此扇,同座的柬谷兄也拿出一把扇子,打开一看,为古诗十九首中的两首(见图)。此扇为先生51岁时所书。当时福庵先生在沪上各扇庄悬挂润格写字刻章,书件甚多。据江先生回忆,福庵先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便写字刻章,上午弟子登门请益时,书件已挂满房间。福庵先生的篆书风格多样,金文石鼓、玉箸铁线无所不能,他写的金文用笔坚实浑厚,结体疏宕从容,而小篆写得典雅、恬静、浑穆。此扇以金文与小篆风格相融,结构以小篆为主,而结体章法则参用了金文,大小错落,奇正相生,古趣盎然。
    
    一日得观麋砚斋精品两件,顿觉尘虑皆消,神定气清,真是眼福不浅。


周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