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震撼视觉? 家用3D电影系统对比体验

  去年一票难求,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阿凡达》重置了大家对3D电影的认识,真实的景深、亦真亦幻的画面、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于是,一场3D追涨大戏拉开帷幕,各种鱼龙混杂的3D概念也被厂商们所利用。

    究竟哪些3D概念纯属瞎扯,哪些3D效果能直逼IMAX《阿凡达》?小编特地为大家抢鲜体验了市面上或即将上市的各种3D产品,包括2D转3D效果、3D游戏效果、原生蓝光影碟3D效果等等,让大家可以透过小编的双眼充分了解3D视频系统的现状。

  3D原理的区别——红绿偏光3D&快门式3D

    其实,早在20世纪初、二战之前就有了3D电影,只是当时受条件限制,3D效果绝对比不上今天的《阿凡达》,但是3D图像在人眼中成像的原理是大同小异的。在中国,记忆中的3D电影最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出现在电影院中了,在进场时,人手一副纸质眼镜,左右分红蓝2色,是典型的3D偏光眼镜。即使是条件如此简陋的3D,依然让当时体验的人大呼过瘾。

 

    不过,这种红绿偏光型3D显示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人们见识了具有震撼视觉的快门式3D电影《阿凡达》之后,就再也无法忍受红绿偏光型的3D眼镜。毕竟这种3D实现方式空间感差、图像细节损失严重。

 

    快门式3D技术的出现,让《阿凡达》这种震撼的3D效果成为了可能。两片液晶取代了过去的红绿偏光片,通过电脑程序的控制,两片液晶的快门开关每秒钟在100次左右,让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应该看到的画面,右眼只看到右眼应该看到的画面,从而实现了左右眼图像的完全分离,3D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