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歌概论:诗歌研究的新收获——读饶少平先生的《杂体诗歌概论》

看了饶少平先生的《杂体诗歌概论》感到耳目一新,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的贡献。

    第一,杂体诗歌应该是汉语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但是这些诗歌一直没有很好地进入到中国诗歌研究的视野中来,没有形成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书第一次对杂体诗歌进行归类、整理,已经论列了43种。据饶先生说还有50多种。他的搜罗之勤,搜求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具有开创性。作者第一次对杂体诗歌的概念、范畴作了明晰的界定。虽然在如何界定哪些诗歌为杂体诗这一点上可能会有些见仁见智之别,但是饶先生这本著作的出版,使得杂体诗歌作为独立的诗体地位得到了确认。从此以后它会成为一个可以与“正体”诗歌相对应的独立的研究对象,跻身于学术的殿堂。

    第二,这部著作对每一类杂体诗歌,莫不进行探本求源的考证、辨析,态度非常严谨。比如说,这本书对折腰体、应字格、进退格、辘轳格进行的考证和辨析,非常细致,确实没有人做过。再比如说,《盘中诗》究竟是汉代人做的,还是魏、晋人做的,一直有争论。饶先生在此基础上,经过详细考证,认为《盘中诗》的作者应该是汉朝末年人,可成一说。《盘中诗》原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宋人桑世昌复原成圆形,郭沫若先生复原成正方形。饶先生根据诗的最后一句“当从中央周四角”以及唐人吴兢“《盘中诗》,右盘屈书之”的提示,认为这首诗的原图应该是长方形的,他的复原图和别人的不一样,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饶先生不管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还是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的升华,或者是对别人的批评,都言之有据,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三,这部书解读了杂体诗歌的一些艺术奥秘,揭示了它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等等。杂体诗歌里面有很多是有智慧的,并不完全是民间的文字游戏。它的功能也不仅仅是娱乐的,它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饶少平先生在对杂体诗歌的每一类进行分析的时候,其实在不同的程度上,在这些方面都作了很好的解释。比如说神智体,写作是一个创意,解读也是创意,体现了非常高的文化智慧。还有像拆字体,饶先生书中引用了汉末的一首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预示着董卓将来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这首诗在当时曾经起过非常大的社会作用。也就是说,这些杂体诗,它们承担着很多功能,有社会政治功能,有娱乐功能、讽喻功能。它表现了人们的智慧,它能够愉悦精神,它能够启人心智。另外,这些诗还可以给我们一种新奇感。饶先生的书打开了研究杂体诗的门径,让我们知道杂体诗歌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有独特的艺术奥秘。

    第四,饶先生的这本书具有重大的学术启示意义。它除了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之外,还让我们从事古代诗歌研究的人反过头来,思考我们过去研究的东西。比如说,和杂体相对应的、我们过去研究的东西是不是叫正体?它如果不是正体,是什么?我们可能会在这里面发现很多文学形式的奥秘。还比如说,四言诗、五言诗还有七言诗我们常常把它们称之为正体。那么为什么二言诗就是杂体?为什么三言诗就是杂体?为什么五言诗不是杂体,六言诗就是杂体呢?从客观上来说,中国古代的诗歌确实以四言、五言和七言为主,六言诗就是不多,三言诗就是不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饶先生的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重新研究这些问题。

    饶先生说他希望他的这本书能够引起争鸣。我想有些问题是否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讨论,比如说杂体诗的概念问题、门类划分的问题。饶先生举的汉武帝的《天马歌》,在《汉书》和《史记》中的记载不一样,它到底是三言呢还是骚体呢?还可以讨论。但是这些并不足以影响此书的价值。我期待饶先生能够把其它的50余种尽快写出来,同时也期待他在杂体诗的整体特征方面加以探讨。这样的话可能就会使杂体诗歌的研究更为完善,由饶先生建立起一个非常完备的学术体系,给学术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赵敏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