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草木》:风格恰似汪先生温文尔雅的个性

《人间草木》,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书中辑录的作品是从汪曾褀先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篇篇都是佳作。这部散文集写作者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地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地缅怀。本书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表现了作者的雅趣和爱好,散发出文人生活的清香。读她不仅享受闲情逸致、愉悦身心,而且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如果你是旅游爱好者,那赶快阅读这本书吧,她像一个优秀“导游”,引导你在旅途中体味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韵味,开阔你的视野,使你的旅游倍添惬意;如果你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花鸟虫鱼,增添生活乐趣,那赶快阅读这本书吧,书中叙述了大自然的许多奇闻趣事,增强你对自然知识和生物知识的了解;如果你是散文爱好者,那赶快阅读这本书吧,她是散文的经典之作,保证满足你品味高质量散文的需求。

《人间草木》弥漫着文人的笔调,她的风格恰似汪先生温文尔雅的个性。作为沈从文的嫡传弟子,这本书也体现了沈先生的文风,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当然,汪先生的文风又有别于沈先生的文风,有其独到之处。把这部书与沈先生的书对照阅读,可以品尝到两位大师的不同凡响与不同风格,领略师徒俩在散文写作上的技巧,各自在文学领域的建树。

这本书写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书中的题材具有大众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闲适、雅致,读来轻松有趣。她行文柔静,不张扬恢宏的气势。我们不能因为文学追求激烈的情节和气势而否定作者的文学成果,相反,我们应格外珍惜作者描写普通生活情节而树立起的文学丰碑。

美食向来是中国文人感兴趣的话题。汪先生素有美食家之称。他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从中了解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许多寻常小食,经汪先生的点晴,无不令人垂涎。在汪氏笔下,饮食不再是寻常的果腹,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四方食事》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描写的地方风味小食色香味俱全,读之,无不想亲口尝试。作者对故乡的咸鸭蛋,特色佳肴——咸菜茨菇汤、汽锅鸡、火腿、昆明牛肉、诸菌、手把肉、豆腐等等,写得有声有色,令人回味。书中介绍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口味,山西人爱吃醋,无锡人爱吃甜,四川人爱吃辣等等,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饮食习惯,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生活就是这样多姿多彩。

《人间草木》并不是一本纯粹的花草杂记,她极有情趣,作者对一草一木的描写诗意盎然,充满文化气息。书中描写山丹丹格外水灵、漂亮,具有一种神奇的美,紫红诱人的葡萄、沁人心脾,“桂花叶坚厚,入冬不凋。开花术香浓,干制可以做元宵馅、年糕。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人间草木》《昆明的雨》《葡萄月令》《花园》《夏天》《冬天》等章节,乡情四溢,意韵无穷,显示出作者的书香品性和文人逸兴,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花鸟虫鱼的思想感情。

看《人间草木》,了解世事沧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叙述了作者当年在西南联大读书求学的难忘岁月。联大的艰苦生活,培养出一批铁血男儿。这两章展示了作者小说家写人的优美笔法,刻画人物形象逼真、状物描人情文并茂,叹为观止。《严子陵钓台》《国子监》等篇,让人领略到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特有魅力。《胡同文化》,显示了京城历史文化发展的演化,跳动着城市脉搏。胡同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一处胡同,一处名胜古迹,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读懂胡同文化,便读懂北京的许多历史故事。

《人间草木》文风朴实、文字清新、流畅,艺术技巧炉火纯青。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富诗意,展现了汪先生的语言风采。文中时时运用短句,简明流畅。在修辞上,作者运用精妙形象的比喻,信手拈来,意境深远、含蓄。作者精通古文,恰当运用古典名句、警句,使文中蕴含古韵,开阔文化意境,令人拍手称快。

汪曾褀先生是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人间草木》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她问世以来,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本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散文书。《人间草木》经久不衰,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值得广大文学爱好者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