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东乡武术面临失传窘境

今年11月初,在2013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来自枞阳县的“东乡武术”,经过初评、专家论证等环节,最终被评为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11月12日,记者专程来到东乡武术的发源地枞阳县周潭镇探访,发现曾经辉煌的东乡武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亟需保护。
东乡武术进入体育课
素有“武术之乡”美誉的周潭镇是东乡武术的发源地。11月12日下午4点半,正值放学时间,记者来到该镇彭桥小学,只见操场上老校长章友武正冒着细雨教授学生东乡武术。他带领的武术兴趣班有近20名小“功夫迷”,都是3年级以上的学生。
章友武同时也是东乡武术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现在东乡武术已经作为彭桥小学体育课的内容之一,而该镇中心学校也组建了校园武术队,目的就是希望将东乡武术传承下去。
走在周潭镇,你无处不感受到当地的习武之风,家家有刀枪棍棒,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分男女大都会耍几拳。
在该镇大山村,文化墙画上印着的都是过去“家传不外传”、“传媳不传姑”的拳谱。在习武堂,还留有一把有上百年历史的关公刀,长1.7米,重58斤,系清朝武举人章慕斌马上兵器。
69岁的章根苗是东乡武术首席传承人。这几天他都在忙活着一件事———拜师学艺。
章根苗告诉记者,他想学的是“毛巾花”,这是一种用毛巾作为武器的功夫。目前,只有村里82岁的章老先生会,但他还保留着过去老拳师的传统,无缘不教拳。“我现在一有空就到他家串门,记不清去了多少次了,目前他只透露了一次,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章根苗说。
据章根苗介绍,东乡武术出自南少林,后发展出有三十多种套路,但由于过去“家传不外传”、“传媳不传姑”的家训,加上现今习武者越来越少,现今只剩下大约20种套路了,很多绝学已经失传,他现在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将这些绝学都收集整理起来,留给后人。
“生活化”的东乡武术
章根苗告诉记者,“东乡武术”形成后主要用于防卫守土,注重实用,不搞花架子。修习东乡拳的大多都是农家子弟,除了练习普通拳法和武器外,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又创出了许多新拳种,举手投足都能显现高深的功力。“生活化”的东乡拳结合了农家工具,甚至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摸刀鱼、甩菜瓜、棱角梳、板凳花、扁担花、手巾花”等。
自清初到咸丰的200年之间,是“东乡武术”的兴盛时期。其间英才辈出,民间流传的三十六教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大战“花和尚”,扬威长江中下流的事迹颇富传奇色彩。直至清末民初时,仍有老艺人将三十六教头的侠义行为编成长段唱词赞颂。
武术绝技面临失传需保护
“过去是徒弟拜师,现在是师傅找徒弟,徒弟还不肯学。”章根苗说,现在东乡习武的大多是40岁以上人,80后、90后学习、工作负担重,加上吃不了苦,基本都不愿学,他自己的孙子辈就不肯学。
“过去我们习武,要边学医,边苦练功,但现代人很难沉下心来学了,比如点穴手法,制伤药、春秋刀等,很多医术、套路都失传了。”章根苗很无奈地表示。
2009年,东乡武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成为当地群众体育健身的一种常见方式。农闲或春节期间耍“场子”、“破拳”,也作为一种传统被延袭下来。
为了传承东乡武术,枞阳县已经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从2013年开始,投入资金成立东乡武术协会,集中精力开展继承、创新研究工作和传承人才的培养,组织有文化的东乡武术传承人对东乡武术进行搜集整理,并在周潭镇彭桥村设立了习武堂,吸引年轻人习练东乡武术,另外将鼓励东乡武术从民间走向大众,参加各界武术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