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为啥这么火?

  作为地道的“草根”艺术,二人转是东北农民最为喜爱的一种娱乐消遣。去年6月2日,东北二人转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二人转的承认,也是对东北这批民间艺人的认可。作为东北二人转的领军人物,赵本山闻讯后更是欣喜地表示:“二人转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二人转会有更适合的生长环境,这是件大喜之事。”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剧作家崔凯激动地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二人转生命历程中一次最大的荣耀。”近日,笔者专程采访了这位资深二人转编剧,请他为大家破解“东北二人转红火之谜”。

  乡土起源

  二人转产生于田间地头,是东北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在东北漫长的冬天,人们“猫冬”“猫”出了二人转。  

  俗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是东北这片黑土地产生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近300年的历史,在明末清初已经很红火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等姊妹艺术,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产生于田间地头,是东北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因为在东北漫长的冬天,老百姓迫切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俗话说“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艺人们在村镇、地头走场,那些收了庄稼趁农闲唱戏的叫“高粱红”,全年都唱的叫“四季青”。演出形式可以说是“一树多枝”,有单出头(就是一个演员表演),也有二人和多人表演(也叫拉场戏)。但大多为一男一女化装成一丑一旦,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它的演出不需要豪华的场所,发展中兼收并蓄,一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二人转里面饱藏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它十分生动地反映了东北的文化、民俗、道德和观念,可以说是“东北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现在有400多个保留剧目,有很多名段,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西厢》、《包公赔情》、《王二姐思夫》、《蓝桥》和《杨八姐游村》等。

  为何红火

  二人转能红火,离不开其灵变的表演,更离不开改革的机缘与对民众生活的贴近。说到底,正是因为二人转内在气质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融,才有了今天热闹的局面。  



3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