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特征鲜明的襄河道坠子

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流经湖北西北部的襄樊一带,被当地人称为襄河。“襄河道坠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曲艺种类,河南坠子传入鄂西北的襄河流域以后,在这里发生了许多变化,既保留了河南坠子的基本音乐特征,又在演唱、念白、表演等方面具有了自己的特色,逐渐演变成河南坠子的一个分支,一个地域性流派,相对于河南坠子的“东路”“西路”“北路”流派,也可称其为“南路”的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襄河流域落地生根

  河南坠子在襄河流域落地生根后,襄河道坠子便成为襄河两岸人们对它的一个俗称。

  襄樊市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剧董治平先生曾指出:流派的形成必须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艺人群体,二是观众群体,三是自身的艺术特色。从河南流传过来的坠子,形成具有南派特征的襄河道坠子也是如此。

  河南坠子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左右传入襄河流域。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二十多年里,仅襄樊的城圈内,不算那些跑码头、打地摊儿的流散艺人,就有六七个大书场,每个书场里都有二十多名艺人组班子演唱,加上襄河两岸其他城镇的说书艺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艺人群体。特别是襄河道本地艺人和扎根襄河道之河南艺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艺人的加盟,并几乎成为艺人群体的主力,对襄河道坠子特色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当时,襄樊的城镇坐落着众多的商会会馆、店铺、码头,一大批商人、手工业者、市民组成了一个较大的观众群体。他们的欣赏趣味,也直接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方向。几代坠子艺人在这里说书献艺,将河南坠子与本地语言、音调结合,逐渐形成具有襄河流域特色的襄河道坠子。

  河南坠子是河南的主要曲艺形式之一。它的始初为一人演唱,后来发展为双人或多人演唱。演唱的场地多为茶馆、书场。演出形式是台上放一张条桌,上边有块桌布作为装饰,演员站在桌子旁边,手拿简板(演员打节奏用的2块檀木板,长约25厘米、厚约1厘米、宽为2厘米),有时用筷子随唱腔节奏敲击单钹。琴师手拉坠胡,兼踏脚板(桌子腿上绑的梆子)。

  河南坠子的唱腔以叙事性为主,具有较强的叙事、抒情功能,大致有【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个类别;唱词有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等多种句式,也就是通常说的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河南坠子的表演,在城市里多以唱短一点的段子为主,俗称“唱曲”,虽然丰富了唱腔旋律,扩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渐渐丢失了演唱长篇大书的特征和优势。

  河南坠子传入襄河流域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

  无论哪个艺术品种,只要由甲地流传到乙地,总会发生一些变化,常常会与当地的艺术品种相结合,或丰富它,或融入它,或改变它,使其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河南坠子传入襄河流域亦然。

  襄樊,地处我国南北交界线略微偏南之处,自然风貌兼有南北特色,人们的生活与风习也兼有南北特点,音乐风格在兼容并包基础上略偏重于中原北方的风味,古人称此地“多秦音、好楚歌”,所以河南坠子也就自然地流传到了襄河流域,并在这里落地生根,深受襄河两岸群众的喜爱。

  坠子在襄河流域最大的变化,也就是自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注重艺术性和流行长篇大书两个方面。

  受本地音乐影响,注重艺术性

  襄河流域的坠子,更注重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小段、短曲上。演唱中受到襄阳小曲等本地音乐的影响,所以更为精细,南方坠子特征逐渐得以显示。如在2007年的河南马街书会上,襄樊的节目就大受欢迎,河南观众称湖北的坠子有点“蛮”,正是这个“蛮”字,凸显出了襄河流域坠子的艺术特征。二是长篇大书在河南逐渐淡化,但在襄河流域却依然是主要的演唱形式。

  河南坠子的音乐,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几代坠子的艺人在鄂西北生存、竞争、变异、发展,使河南坠子的南派特征更为鲜明,其代表人物就是襄樊市歌舞剧团的曲艺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郝桂萍。她原籍在河南邓州,母亲是襄樊著名的坠子艺人。郝桂平出生在襄樊,学艺在襄樊,行艺在襄樊,艺术发展的基地是襄河流域。

  坠子虽然是集各种人物于一身、融万事万物于一炉的艺术,但多年的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演唱,忽略人物的刻画与塑造。而郝桂萍演唱的坠子,则把注重风格过渡到了更加注重形象的塑造,由单一的演唱,提高到了整体艺术呈现上。她开创了襄河道坠子由“唱坠子”过渡到“演坠子”的先河。如她演唱的《李逵夺鱼》,就把李逵、宋江等不同人物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她2007年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演出《王大夯应考记》时,同时把王大妈、王大夯、考官几个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长久以来就有人称赞她的演唱犹如“奔放黄河水,入谷婉溪流”。

  郝桂萍演唱的坠子,另一特征表现在唱腔的变化上。在她的唱腔里,调性变化与破格的字位安排都是她的独到之处。在她演唱快速的【平腔】时,因表达情感的需要,要把唱词中关键的字,或提前、或后移,较多使用破格方式的字位排列,使得人物的表述更具性格特征。

  说唱音乐由抒情、叙事向戏剧性变化的过渡,标志着一个曲种音乐发展水平的高下。襄河流域的坠子演员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在叙事的同时,加强了坠子音乐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大胆借鉴了豫剧、曲剧的音乐,使坠子音乐加强了戏剧性的表现力。如融入“紧打慢唱”的方法就是一例,这在河南坠子里还是少见的,这种由抒情、叙事向戏剧性变化的过渡,在新时期创作、演出的坠子曲目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中篇坠子《第九个犯人》、《秋风野草》(董治平创作)、《王大夯应考记》(王瑞国创作)、《祖孙仨》(董治平创作)等。河南坠子的音乐,在襄河流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以长篇大书为主,注重刻画人物

  长篇大书,成为襄河道坠子艺人的主要曲目。一般来说,长篇大书最见演员功力!它要求演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许多艺人没有文化,靠别人把书慢慢通读,再细细讲解,也就是传统艺人说的“过书”,然后,要求演员以超人的记忆,把书中的内容记牢,在心中树立起一个个人物的形象,把几百页的书稿记在心里,再活灵活现地演绎在舞台上。据董治平先生介绍:当年就有曹州人曹子昆以《陈三两》、《小黑驴》轰动“襄河道”,还有河南禹州人张凤仙(女)善唱《三国》、《九头案》等大书,其特点是感情色彩浓重,扣人心弦。唱至悲切之处,往往热泪盈眶,听众为之动容。后来,与他们同时代的“襄河道”土生土长的艺人大批涌现,如老河口的水孝贞,善唱《杨家将》、《呼家将》、《薛仁贵》等大本书。

  后来,襄河道坠子的传人郝桂萍继承了这一特征,而且把大书里的“讲传奇故事”发展到了刻画人物:把一尺见方(唱者所站的位置)的范围,进行了大胆扩展,根据情节需要,可向前,可后退,可按照不同人物进行戏曲化的表演。她曾经演唱过《海瑞》、《薛刚反唐》、《反刘秀》、《呼家将》、《兴唐传》等多部长篇大书,一部书常常要演出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1986年年底,郝桂萍一行在老河口市一个书场演出长篇大书《海瑞》(这部长篇需要演出两个多月才能完成),在演出一个月后,她们突然接到通知,要回襄樊参加全市春节党政军民团拜会的演出,只好临时离开老河口,并与观众们约定大年初一下午返回来接着唱。初一上午演出一结束,郝桂萍一行连午饭都顾不得吃,立即冒着鹅毛大雪驱车前往,于下午两点差5分时,郝桂萍和琴师徐学荣的身影如约出现在书场,正在这里翘首以盼的观众沸腾了,一起跑了出来,激动地放起鞭炮,欢迎他们。

  郝桂萍的即兴演唱、信手抓词的功夫,在曲艺界堪称一绝!只有熟练地掌握唱词的创作规律,精通“韵”“辙”,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她在茶园、书场演唱“大书”时,所有唱段的唱词都是临场发挥,即兴创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抓活词”,无论是格律,还是音韵、平仄,绝对都是上乘之作!甚至庆典献艺、开会发言也常常以唱代之。

  襄河道坠子的现状

  襄河流域的坠子期待着传承和再发展!当前,因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继续承接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仅有襄樊市歌舞剧团青年演员张玉慧等人了,也可谓“星星之火”了。琴师徐学荣已经年逾花甲,正在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我们期盼着具有南派特征、在湖北曲艺界享有盛名的襄河道坠子,艺术上能够应时而变,不断创新,继续唱响襄河流域!

        来源: 襄阳城    编辑: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