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天津行,网友拜谒马志明——马志明见面会速记

马派相声网建站之初,就跟众网友有过约定、承诺,一旦时机成熟,即组织各地网友跟马志明老师见面、座谈。经过一个多月的计划、筹备,万事俱备,遂借五、一长假之东风,站长马客振臂一呼,各路网友是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一个个摩拳擦掌、情绪高涨,天上飞、地下跑、水里凫、草棵里蹦,是陆陆续续、浩浩荡荡分成几路纵队是杀向——天津卫!

    下面仅就我在天津这两天的所见所闻,将这次活动的有关情况跟各位网友汇报一下,因记忆所及,难免挂一漏万,不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补充、见谅!

一、 杀威棒

    到天津,下了火车换汽车961路够奔苍园宾馆,在车上第一次感受到了天津人的幽默。
    前排坐着两位姑娘,一高一矮,两人言来语往,妙语连珠,轮番的讲笑话、抖包袱,令人解颐、开怀,特记忆、复述两段,与网友共享。高个儿的姑娘先讲了一个:
    一个汽车展销会,一位农村来的老大爷掏出两千块钱递到卖车的小姐面前,小姐问他:
    “您干嘛?”
    “干嘛?买汽车。”
    “买嘛汽车?”
    “奏介个,就行。”
    “钱够嘛?您老?”
    “正好。”
    “您知道介车多钱吗?”
    “知道,桑塔纳——两千。”(桑塔纳2000)
    ……
    “那您甭买这个了,这车太贵,您看那车了吗?那车便宜,您买那个得了。”
    “那个多钱?”
    “奔驰——六百。”(奔驰600)
    那个矮个儿姑娘还不服气哪,这有嘛了,这段我听过,我说一个你没听过的:
    说有一个男的唉,晚上喝多了,马路上唉,拦车,一拦唉,警车,幺幺零。(110)车一停唉,人警察下来了:
    “你干嘛?”
    “干嘛?你说干嘛?打车回家。”
    “你知道我这是什么车嘛?你认字儿吗?看看,看看!”警察指着车身上“110”标志给他看。
    “认识吗?”
    “认识。”
    “知道介是嘛意思吗?”
    “知道。”
    “嘛意思?”
    “一公里一块一。”
    “……”
    嗬!普通的市民、观众,幽默感就这么强,小包袱儿抖得嘎嘣脆!这对于我这个有近三十年相声“听龄”、自以为有点儿幽默感的“相爱者”、“马迷”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您想啊,普通的观众都有这么强的幽默感,包袱的技巧都运用的如此娴熟,那专业的得什么样啊?本来哪,我这回来天津,踌躇满志,也准备几个小笑话,想在见面会上、联谊会上露一小手儿,显摆显摆、卖弄卖弄、抖抖机灵儿,听完姑娘们的小段,把我给镇住了!自愧不如啊,就好像是在警示我:“想在天津这地界儿抖包袱儿,没门儿!”
    我呀,我还是省省吧。
    天津人的幽默感于此可见一斑。

二、海河岸边“独一处”

    下午一点钟,白先生、海先生入住苍园宾馆413房间,在此恭候八方来客。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往413见过两位先生。海先生大伙都熟了,无需多加介绍。虽说这次他是以一个普通网友的身份参加活动,但既然大伙到天津来了,他无疑又是“东道主”之一,得尽“地主之谊”呀,这他脱不了干系。网友们来多少,睡得好不好,吃得饱不饱,“嘘寒问暖”这一切都得照顾到。如果说海先生是一“地主”的话;那么这里最大的“地主”、大老板就是白先生。白先生是天津的一位企业家,“企业搭台、相声唱戏”,他是这次活动的赞助商,“相声界的热心人”。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得知他还是相声的内行,《大耍》和《吃主》的作者,与佟有为、马树春一起成立一个叫“白龙马相声工作室”。整天为相声东跑西颠,到处收集相声的音像、图像和文字资料,参与相声的创作和改编。谈起相声来,更是慢条斯理,井井有条,且有许多真知灼见。
    这时网友们越聚越多,大家围坐一起听两位先生介绍天津相声界的逸闻趣事、野史掌故,得益匪浅。下午四点人都到齐了,唯独站长马客迟迟不肯露面儿,不是摆谱儿啊,端着……不是。一来是他道儿最远;二来哪,他坐飞机,飞机这东西“呼哒、呼哒”它愣往天上飞呀,这东西它保不齐呀……保不齐什么时候到啊!是不是?得,甭等他了,咱走吧!干吗去?网友们来天津哪,还有一任务,买相声、曲艺的音像资料,时间紧,任务重,只见小刘小手一挥:“哥儿几个,赶紧得吧,走着!”大伙呼呼啦啦跟着小刘够奔海河岸边的“戏曲、曲艺专卖店”。
    小刘,网名“欢乐使者”。天津本地人,算是一个“小地主”吧,热心人儿。早在网友们还没出发之前哪,他就在网上画了一张天津的“地理图”,为众网友指点迷津。坐几路车到哪站下,说有的车到“苍园宾馆”没站,没站没关系,您让司机踩一脚,唉,那个就是他的杰作。
    小刘头前带路,转眼间来到了海河岸边的那家音像店,令网友们大开眼界。嗬!门脸儿不大,东西那叫一个全,马三立的,骆玉笙的,张伯扬的,关学曾的,阎秋霞的,马志明的……应有尽有啊!网友们一见可就红了眼了,一阵狂扫啊!有理“挑三拣四”,猫猫为健客找“食”,小飞“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小B抱着一摞碟子就是不松手,抢都抢不下来……一个个如同“猛虎下山”。老板娘开心了,小刘可急坏了,直嚷嚷:“哥儿几个!悠着点儿……”场面失控了,没人儿听他的。他还嚷:“……那什么……,把回去的车票钱留出来啊!”
    不怪网友们“疯狂”,要找到这样一个“戏曲、曲艺专卖店”太难了。这也就是在天津,要是在其他的省市,主要靠经营这两个品种要是能生存下去简直是难以想象!临走的时候小刘告诉老板娘:“明个儿还一拨了,明个儿那拨儿唉,比这拨儿还‘生猛’!”

三、天津市曲艺团

    出了音像店,七拐八拐来到了天津市曲艺团。大伙都没注意,小刘说:“到了!”大伙一回头:嗯?门脸儿不大,残败、破旧,右边有一木头牌子,上写“天津市曲艺团”,中间有一大铁门,门分两扇,锈迹斑斑。透过紧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更是一片凄凉。虽说凄凉破旧啊,网友们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因为这里毕竟是我们梦中的、神圣的艺术殿堂。网友们嘁嘁喳喳,边议论边拿出相机准备照相:
    “这就是曲艺团哪?太破了,这地方儿。”
    “哎,你别瞧破哎,这里曾是马三爷工作过的地方儿。”
    “哎,马三爷退了吗?”
    “早退了。”
    “那现在是苏文茂……?”
    “苏文茂也退了,人现在是马志明掌门。”
    “嘛掌门,露怯,你以为这是‘少林寺’了?人这不叫‘掌门’……”
    “叫嘛?”
    “叫‘领衔’,哎,马志明、黄族民领衔。”
    ……
    “我先照啊,我来这上半身儿……”
    “凭什么你先照啊?那我哪?”
    “你等会儿,你来那下半身儿……”
    “哎……有照‘下半身儿’的嘛?不行!要照一起照!”
    “行,行。几位!咱一起照一张怎么样?来张合影。哎,好。哎,师傅,您给帮个忙,帮我们大伙‘捏’一张,哎,好咧,谢谢!哎,师傅,我跟您说,咱这人哪,缺胳膊少腿儿都没关系,那牌子上的字儿可得给我们照全了,哎,谢谢您老!”
    大伙这么一嚷嚷啊,声音挺大,乱乱哄哄。这时候就听大铁门“滋扭”一声——开了,打里边闪出一位大姐来,这大姐探出半个身子,问一句:“你们没事儿吧?”
    嗬!到底是大曲艺团的人,连看门儿的大姐都这么“幽默”!
    几位天津网友一看,别把人家吓着啊,赶紧过去就解释:
    “啊,没事儿,这是全国各地的相声爱好者,想来这曲艺团哪,参观参观,照张像,留个纪念。”
    “啊,这样啊,那进来吧!”
    嘿!大姐多好,铁门一开让我们进去了!
    一进门,迎面啊,是一个平房,平房的前面是一个煤堆,红砖头垒的煤堆。在往前走几步往左边一看,可不得了了!有两扇门,门上有两个大字,遒劲有力,写的是“男、女”……左边还有一幢楼,大姐告诉我们:“这楼也是我们的,演员们都放假,没来……”。
    到了这时候,这楼啊,我们也没有兴趣再看了,谢过了大姐,一干人等默默地退了出来,都不再说话,一种莫名的辛酸和失落感取代了一开始的好奇和兴奋……

四、哈哈笑中上大课

    按照这个活动的安排啊,这天晚上欣赏“哈哈笑”的“传统相声晚会”。这是难得的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早早得就去了,占据了靠左边前三排的有利位置,这次就不只是聆听了,而是目睹哈哈笑这些位老师们的精彩表演。
    快开演了,都。马客还没到,怎么回事?哎,这时候就见从门外走进一位年青人,此人白白净净,文质彬彬戴副小眼镜,上身穿一白色的体恤衫,手里还提喽一小皮包……猫猫说:“坏了!收电费的来了!”我说不会吧,我再仔细一看哪,这人到了前边鬼头鬼脑,俩眼乱踅摸……我说这人可能就是马客!猫猫说:“你们见过?”我说:“没有。凭感觉。”哎,一会儿,白先生、海先生过来一介绍,果然不错!到了这晚儿,我们的站长、斑竹才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
    关于这场演出哪,气氛热烈,效果火爆!尽管这些节目我们在网上差不多都听过,但是这回是坐在园子里,如此近距离地欣赏老师们的表演,别有一番滋味!老师们一举手、一投足,特别是“顿、挫”之间的表情变化,这是听相声的时候所感受不到的。
    马树春老师那天晚上上了两块活,逗了一段《大审》(张奎清老师捧),捧佟有为老师一段《十点钟开始》,相比较而言,还是后者更为火爆一些。《大审》之后的返场小段儿很有意思,头回听。艺术手法上借鉴了马三立、张庆森《文章会》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听起来很顺溜,一气呵成!
    其他的具体段子哪,有的网友有全场的录音,估计啊,过段时间可能会传上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感受一下当时的现场气氛。

五、见面会上笑翻天

    五月五日早上十点,我们终于见到了我们心中仰慕已久的相声名家、马派相声传人--马志明老师。
    前来参加见面会的还有他的搭档黄族民以及佟有为、郑福山老师。
    见面会在白先生所在公司的一个能容纳二十多人的小会议室里进行。气氛祥和、场面热烈,由始至终,掌声、笑声不断。
    首先是白先生开场,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当好东道主,办好见面会。"
    接下来是海先生讲话,说自己以一个马派相声网友的身份参加见面会很是高兴,还介绍了马志明先生听说全国各地的网友远道来津非常高兴,并且推掉了赴山东聊城演出的机会特地赶来和网友见面。
    站长马客再次重申了马派相声网的公益性,非赢利性,是民间的个人行为。如果大家认为目前的马派相声网办得好的话,那主要是人马家的东西好,活好,正宗,地道;如果该网站有一些错误、谬误的话,与任何组织、派别均无关,责任由马派相声网承担。说的多漂亮!啊,这水平,起码得是"夜大",要么就是"夜二","夜老二"毕的。
    下面是马志明、黄族民老师讲话,大意是:感谢网友们长期以来对马派相声的支持与厚爱,非常愿意与大家成为朋友,并且表示要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给观众。因为那天正赶上鼓王小采舞逝世,马志明老师借这个话题有感而发,强调了整理、抢救老艺人艺术精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下面是网友们自由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操着不同的口音,面对自己心中的偶像——马志明先生,纷纷倾诉对马先生的仰慕之情。
    那位说了,哪位呀?一位是赶着马车的"车老板儿",一位是开着奔驰的"大老板",说你这段儿写得太简单了,啊,"流水帐"啊,这个!啊,是"流水帐"。二位有所不知,"有个缘由在其中"。首先说我这次去的匆忙,没带录音机;其次哪,小刘已将见面会的全程录音传给马客(他们都带的新式武器,录音笔什么的),估计过几天这次见面会的"文字版"就能跟广大网友见面,那个纪录详细、权威、全面。所以我这里就不能多说了,说多了等于把他们后边的帖子给"刨"了,这在咱们"行内"有规矩,不许这样,要讲职业道德;可是我又不能不说,我千里迢迢上趟天津,好不容易见到了马志明老师,我要不说,那我干吗去了对不对?这种喜悦、兴奋的心情难以抑制,又非说不可。说的简单点儿,给他们"垫场",我们的后续部队拿上就到,敬请各位网友关注!
    我另起炉灶了啊,我就说说这次见面会和随后进行的聚餐会上的几则花絮:

1、"老马迷"与"小马迷"

    这个"老马迷"呀,就是网友们感兴趣的、马客介绍过的,坐黄族民旁边的那位老先生。他是资深的马派相声追随者,有近五十年的"听龄"。说起马老的艺术,如数家珍,滔滔不断:某年某月某日马老使的是轻易不露的《大保镖》;接谁的"倒二"最难接,场面特火,马老上去没五分钟就把场面给镇住了;薛宝琨、陈笑暇的文章有几处错误让他给找出来了;八四年马老为"儿童基金会"义演,使的不是《夸住宅》而是《白事会》……等等,最可乐的是竟然当场跟马志明老师"叫板"。怎么个事儿哪,这位"老马迷"回忆说马老复出后的一场演出,时间在一九七七年底……这时马志明老师就说了:"不会是七七年,可能是七九年,七七年那会儿还在农村了……"。这位老先生十分肯定的说:"奏是七七年,七七年年底……"然后回忆那天演出怎么回事,马老还穿一皮猴儿,后边戴帽子的那种:"马老有这皮猴儿没有?"马志明老师看着这位老先生"执着"的如此可爱,也就不再纠缠,忙笑着说:"有,有!"
    在回去的路上,海先生跟我们说:"看了吗?这就是天津的观众。你说他们什么段子没听过?什么包袱儿没见过?想把他们逗乐了,不易呀!唉,真是不易。"这是后话。
    回头咱再说说这位"小马迷"。
    这小马迷是谁呀?她是我们这次去的网友中年龄最小的,山东网友"笑面狐"的女儿"小笑面狐"。别看小孩儿年纪不大,一点儿不怯场。看到网友们都找马志明老师签名,她也挤进去了:"马爷爷!给我也签个名儿吧!"马老师很高兴,接过来工工整整地写上了"马志明,02年五月五日"。
这么小的小孩儿,也喜欢相声,喜欢马派艺术,真的很难得。

2、"您喝点儿吧,俺大老远背来的……"

    山东人的性格就是豪爽、质朴,笑面狐为了这次见面会,特地从老家背来一箱子"趵突泉"白酒。中午吃饭的时候要给马志明老师"满上"。马老师说我这个身体呀,不能喝这个白酒,但一听说是网友从济南背来的,当即表示:"成,给我来点儿,这是网友的一片心意……"。

3、听马老师讲刘宝瑞……

    席间,马老师谈兴甚浓,给我们讲相声界的历史,老艺人的逸闻趣事,有些东西是我们从书本上学不到的,那天说得最多的是刘宝瑞,追记下来与网友们共享。
    说刘宝瑞的单口为什么这么好,这里有一个原因。当初宝瑞在天津相声园子里边学艺的时候,他是一个小受气包儿,到了"饭口"的时候,大伙出去吃饭,留下我大爷(马桂元)一个人使"单口",("回眸"中有这样的描写:"你们都走吧,都玩儿去吧,我一个人包了。")光我大爷一个人不行啊,还得留下一个"敛钱"的,这活儿谁来呀?谁都不愿意来,宝瑞人老实啊,人一说:"宝瑞,你留下!"他不敢不听话,就得留下来"敛钱"。也正因为如此我大爷的东西他听得最多,学的也对多。所以后来被誉为"单口大王"!
    那天马老师还讲了许多,唉,没带录音机是我这次天津之行最大的遗憾!

六、"关公面前耍大刀"

    这次活动的最后一项啊,是小飞、小B、小刘、小生、凡烦他们搞得那个"网友联欢"。特地请来了"哈哈笑"艺术团的佟有为、马树春老师给他们当裁判,不是当裁判,是这个艺术指导。
    吃完了饭,网友们一个个小脸儿喝得红扑扑儿的,挺胸,抬头,背着手儿,又回到了会议室,请佟、马、猫三位专业、准专业的老师落座,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卯足了劲头要在"关公"面前耍回大刀!俗话说:酒壮--那个啥,那个……那个……英雄胆!
    我哪,有幸看到了小飞、小B的第一个节目,叫《新编杂学唱》。(因为我是傍晚的火车,也只看到了这一个节目,后边的节目没有看到,老师们的点评也没有听到,这是第二个遗憾。)
    说说这段《杂学唱》吧,不错!真是不错!尤其是小飞学的那个"人物",声音的模拟,还有那个表情……妙不可言,令人捧腹!评剧唱得挺好,有味儿!小B捧得也好,严实,美中不足,声音太小,我感觉。总之,一个北京的,一个安徽的,临时搭伙,弄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真的。
想看下一个节目,可时间来不及了,赶紧跟各位老师和网友告假,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但是时间不等人哪,我是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路边,拦下一辆"一公里一块一"的面的,匆匆忙忙是奔向--天津站!